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北调水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下图为引江补汉工程坝下方案线路图。

材料二下表为引江补汉工程坝下方案比选线路表。

线路断裂带条数可溶岩洞长一般隧洞长
a线11条43.7千米161.0千米
b线19条93.0千米166.7千米
(1)分析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变化特征的原因。
(2)从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引江补汉工程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信息,请选择引江补汉工程坝下方案线路,并说明理由。
2023-12-06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2年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8周年。该工程实施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国家“江河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资源的利用角度考虑,华北地区需要调入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优势有(     
①调水量较大②可自流输水③工程量较小④调水水质较优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该工程的实施,将使华北地区(     
A.生活用水急剧增加B.地面沉降趋势减弱
C.争水矛盾加剧D.土地盐碱化得以缓解
2023-04-03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2年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8周年。该工程实施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国家“江河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资源的供求矛盾方面考虑,该工程调水需求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优势有(     
①可自流输水②调水量较大③水质好④工程量较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该工程的实施,将使华北沿海地区(     
A.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B.争水矛盾加剧C.海水倒灌趋势减弱D.土地盐碱化得以缓解
2023-02-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等五地河北平山中学等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利枢纽的修建运用将会引发下游河段来水来沙条件的复杂变化,打破原有的水沙平衡,继而引起河道的适应性调整。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1967年)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2014年)引起了下游河段来水、来沙的变化,从而对河床冲淤产生较大影响。丹江口水库下游皇庄河段河床河岸相对稳定性较差、具有游荡性河段特征。下图示意皇庄河段水文站流量与水位关系。



(1)简述在丹江口水库蓄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下下游流量与水位的变化特点。
(2)从河流含沙量角度分析该河段水位演变的原因。
(3)推测该河段游荡性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01-09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研究表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4.74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4%,年均土壤侵蚀量达1.69亿吨,库区的水土流失以微度和轻度为主。长期以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其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且目前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正在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下图为该区域1951~2012年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距平图。



(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推测丹江口水库2000~2010年入湖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库区内的水土流失对丹江口水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2021-12-20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调研地理试题(一)

6 . 图一是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图二是流域内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占用耕地B.减少渗漏和蒸发
C.缩短线路长度D.减轻土壤盐碱化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海河产生的影响是(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河流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3.图二中地势较高、较平坦的M地适合观察瞭望。站在M地最不可能看到(     
A.①B.②C.③D.④
2020-06-24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地理试题

7 . 陡甘宁盆(盆池县)环(环县)定(定边县)扬黄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电力扬水工程。该工程源自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多数设施分布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读盐环定扬黄工程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建设盐环定扬黄工程主要是为了
A.解决人畜饮水问题B.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缓解电力紧张趋势D.修复当地生态环境
2.影响盐环定扬黄工程线路总干渠,抽水泵站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输水量B.人口密度C.线路长度D.地形起伏
3.盐环定扬黄工程维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
A.资金不足B.技术难度大C.风沙灾害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8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D.减轻土壤盐碱化
2.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2019-05-19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步步高高二地理暑假作业:暑假作业(十六)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9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D.减轻土壤盐碱化
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10 . 历经半个世纪规划论证和12年艰辛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1月全面建成通水,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通水两年多来,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南水北调的中线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水区可能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
B.自南向北依次经过河南、湖北、河北、北京
C.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D.大部分位于京广线与京九线之间
2.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预期效益最合理的组合是(   )
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彻底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缓解北方地区水生态恶化的趋势
A.①③B.②③
C.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