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钱塘江。2019年千岛湖配水工程(下图)正式通水运行,改变了这一供水格局。该工程全长113.22千米,采用全线封闭的地下隧洞自流引水;年配水量可达9.78亿立方米,部分通过取水口供应沿途县(区),其余大多流入闲林水库,再输往市区内各大自来水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杭州市加大对千岛湖的保护力度。

   

(1)归纳2013年杭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简述千岛湖配水工程采用地下隧洞自流引水的益处。
(3)说明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对保障杭州市水资源安全的意义。
(4)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列举杭州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可在千岛湖周边地区采取的措施。

2 . 遂宁市位于涪江、沱江分水岭两侧的丘陵区,为川中老旱区,自古有谚“三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0m³,是四川省人均水平的1/102021年,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首批重大项目之一,拟从射洪市涪江干流金华电站库区取水,贯穿遂宁市的射洪市、大英县、船山区、高新区、安居区,输水至重庆市潼南区,线路总长约144km,其中遂宁段长约119km80%为隧洞。下图为涪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遂宁市“三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是该地(             
A.气温高,蒸发量大B.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下渗严重
C.降水不稳定,且地形地貌不利于集水D.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2.与涪江流域其他水库相比,图示工程从金华电站库区取水的主要优势是(        
A.地势高,全程可自流B.水质优良,水量丰富
C.工程量小,节省投资D.人口稀疏,移民数量少
3.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利于(     
A.区域协同发展B.提供充足电力
C.缓解洪水泛滥D.扩大湿地面积

3 .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如图示意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A.运营成本低,水质好B.运营成本高,水质差
C.运营成本低,水质差D.运营成本高,水质好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受水地区(     
A.地表径流明显增加B.生态用水完全解决
C.地表沉降逐渐缓解D.地表水质不断下降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缺水严重。西班牙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该工程建设了总长286千米的输水通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下图示意西班牙水系。



(1)与塞古拉河相比,说出塔霍河径流量丰沛的原因。
(2)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原因。
(3)分析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4)塔霍河调水工程造成该河流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由此推测对河口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A.甲——黑龙江B.乙——湖北
C.丙——西藏D.丁——河北
2.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B.乙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
C.山西省灌溉水量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D.丙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收入增加
2022-07-07更新 | 914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C.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2.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1-26更新 | 706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是(     
①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
③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④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图中B工程(     
①北线可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
②中线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③南线会加剧输出区水资源不足
④三条线路都是利用的清洁能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在图中C工程调入区,该资源缺乏的原因是(     
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②生产生活耗能源多③当地常规能源缺乏④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8 . 下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行山以东地区(     
A.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B.水路交通便捷
C.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黑土肥沃广布
2.南水北调工程线路中,与中线相比东线的优点(     
A.水量更大,水质更好B.全程可以自流
C.可利用大运河,工程量较小D.流经地区人口稠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