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23年8月,全球金砖国家峰会召开,宣布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六个国家加入。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人口过亿。境内多高原山地,著名的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该国地质上是寒武纪非洲古陆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积层,最上层是厚达几百至上千米玄武岩覆盖层。

材料二:近年来,大量的中国服装、制鞋企业转移至埃塞俄比亚,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

(1)有船舶以正常航速从印度洋驶向红海,经图中甲海峡时,其航行状态与吃水深度的变化是____。
A.顺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深B.顺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浅
C.逆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深D.逆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浅

(2)埃塞俄比亚承接我国纺织、制鞋等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
①劳动力成本低廉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科学技术水平高④临近消费市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下列地区中,与东非大裂谷所处板块边界类型一致的是____。
A.马里亚纳海沟B.安第斯山脉C.冰岛D.日本列岛

(4)图中亚丁湾以北所在半岛,常年受________交替控制,形成了____气候,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
(5)高原的形成受到地球内、外力的共同作用。简要描述中生代以来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的地质过程。
(6)按照洋流的成因分类,判断图中乙处海域夏季形成的洋流类型,并就该洋流的成因做具体分析。
2024-01-13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2 .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

材料一:“飞地经济”是指在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目的,合作建设开发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池州市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海拔主要在500-1700m,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这里是我国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上海等发达城市开展以康养产业为主的“服务业飞地”探索,发展医、养、游、健、学等服务业功能;承接新材料、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等制造。

池州市2020年2010年
常住人口总数134.28万140.25万
0-14岁(%)15.5816.32
65岁以上(%)16.7410.03
城镇人口80.14万62.28万
三大产业结构比10.2:44:45.815.2:46.6:38.2

(1)池州市山地面积较广,地势有______特点,境内有两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其中九华山地质公园内广泛分布着矿物晶体颗粒较粗,结晶充分的岩石,这类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
(2)2010年-2020年间,池州市城镇化过程(       )。(不定项选择题)
A.处在起步发展向快速发展的阶段B.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C.存在劳动人口明显减少的现象D.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3)近期,池州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合作,创建了该市最大的“创新飞地”, 作为科创产业的______(单选:A.飞出地;B.飞入地),制约该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单选:A.人才技术;B. 资金劳动力)
(4)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池州作为上海“制造业飞地”对两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5)评价池州市发展为上海等发达城市以康养产业为主的 “服务业飞地”的合理性。
2024-04-0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