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月1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区域内90%货物最终会实现零关税。图1为“RCEP 实施至2030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数据预测图”。

材料二: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数量大增,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东南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市场,呈现出从“产品出海”向“产业链出海”“技术出海”的发展趋势。图2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模式示意图”。

(1)简述RCEP 的实施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分析东南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主力市场的主要原因。
(3)说明RCEP 生效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东南亚推进全产业链建设的意义。
2024-03-10更新 | 38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地理试题

2 . 广东省内不同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日益明显,且不断通过区域分工地位与生产结构的变化引起碳排放的转移。图1为广东省地理区位示意图,图22001—2017年广东省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总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碳排放总量(     
A.北部多南部少B.区域差异不大C.下降趋势明显D.中间多四周少
2.2009年后,广东省传统产业转移主要趋向于(     
A.粤东B.粤西C.粤北D.珠三角
2024-06-0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3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袁退。近年来,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下图为“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l指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18年B.2019年C.2020年D.2022年
2.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规避关税壁垒
C.优化产业结构D.加速产业升级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006年我国启动“东桑西移”工程。下表为广西和江苏1995—2015年的桑蚕年产茧量(单位:万吨)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
广西2.823.7514.7626.1135.56
江苏19.129.8810.178.275.57
1.1995—2015年江苏桑蚕年产茧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桑田退化B.劳动力不足C.生态保护D.城镇化发展
2.广西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是(     
①普及大型机械②加强梯田建设③开展深加工④增强品牌建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衰退。近年来,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下图示意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I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22年B.2019年C.2016年D.2014年
2.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规避关税壁垒C.优化产业结构D.加速产业升级
2024-03-02更新 | 397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

6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衰退。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让许多欧洲企业“焦头烂额”。北溪输气管线被炸也从根本上打击了欧洲的产业,特别是欧洲的高端产业。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图示意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I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14年B.2016年C.2019年D.2022年
2.北溪输气管线被炸对俄罗斯的影响是(     
A.国家收入减少B.保障能源安全C.接收产业转移D.增加就业机会
3.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产业升级B.规避关税壁垒C.优化产业结构D.降低生产成本

7 . “新质生产力”强调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近年来我国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正逐渐上升。由于未来产业大多还处于孕育阶段,因此,以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观察新质生产力在经济中的占比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质生产力”强调培育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A.技术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源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B.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产业升级
C.伴随着类脑智能产业的发展,机器生产即将完全取代人工劳动
D.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已经成为不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尽快淘汰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2021年,全球汽车制造产业已将中心逐渐迁移至亚洲地区,中国是汽车制造产业的最大集中地,而美国仍为北美和南美洲的汽车制造业中心。图为2012~2021年全球汽车产业转移趋势图,图中的排名为2021年全球汽车制造产业的排名(按汽车产量)。

(1)分析近十年来亚洲区域吸引汽车产业转入的优势条件。
(2)简述汽车产业转入对亚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3)说明“一带一路”政策对汽车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
2023-04-15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泰尔指数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数值越大则差异越大。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分为上中下游间的差异和上游内、中游内、下游内的差异两部分。下图示意黄河流域上中下游间和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期间黄河流域(     
A.上中下游间经济差异最大B.上中下游间的经济差异波动变化最大
C.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较小D.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
2.有助于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建设上中下游现代产业分工体系B.加快中上游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
C.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下游转移D.鼓励中上游农村人口向下游转移

10 . 近年来,碳排放空间重塑成为低碳发展研究的新方向。左图为“广东省行政区划图”,右图为“2001~~2017年广东省各市工业碳排放转移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1~2017年广东省工业碳排放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粤西地区工业碳排放转移量最大B.粤东地区呈现工业碳排放转入趋势
C.珠三角各市均为工业碳排放转出区D.粤北地区工业碳排放转移总体变化显著
2.广东省工业碳排放转移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规模缩减B.生产技术革新C.产业结构调整D.环境污染加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