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甲企业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公司,20187月,甲企业电动汽车价格由于中美关系紧张在中国突发性上涨。对此,甲企业决定在上海市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规划年产50万辆高档纯电动整车(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企业决定在中国建设超级工厂,主要是为了(     
A.避开贸易壁垒B.靠近原料产地C.降低工资成本D.拓展上海市场
2.甲企业选择我国上海布局超级工厂,主要是因为上海(     
A.消费水平较高B.科技力量雄厚C.产业链条完备D.对外更为开放
3.临港新片区成为甲企业在上海建超级工厂的所在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技术雄厚B.土地广阔C.交通便利D.资金充足
2023-11-21更新 | 38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广东的制造企业为缓解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压力,研究向越南转移的可能性,到越南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近年越南不断进行改革转型,致力于发展制造业。20年来,英特尔(lntel)、富士康(Foxconn)、LG和三星(Samsung)、耐克等国际知名制造商都已在越南投资设厂。越南发展迅猛,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其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图为越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说明越南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出越南水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析成因。
(3)请对越南的城市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6-04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芯片、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厂商。20229月,该公司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在拓展东盟汽车销售市场的同时,投资建厂开展技术交流,助力当地培养人才,创造经济效益。截止到2022年底,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30多个工业园。下图为该公司全球布局示意图。

(1)分析B公司在全球多地建立汽车生产基地的原因。
(2)分析泰国吸引该公司投资建厂的区位优势。
(3)简述B公司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对泰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其主要业务包括电信网络设备、终端(智能手机、电脑、穿戴设备等)和企业业务等。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东莞的工厂出现多轮倒闭潮,几年时间就有几千家纺织厂和玩具厂倒闭。东莞市调整城市定位,从传统的加工贸易逐渐转型升级为现代制造业。2007~2009年,H公司将其负责终端设备制造的南方工厂落户东莞市松山湖北部。2014年,H公司终端总部从深圳转移至东莞市松山湖,随后多家H公司的供应商也相继在松山湖落地。2018年,松山湖基地一期建成后,有3万研发人员聚集于此。

(1)指出南方工厂与终端总部参与的产品生产环节并比较其附加值。
(2)推测2007~2009年H公司将南方工厂落户东莞市,而终端总部没有转移至此的原因。
(3)分析H公司生产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请从下面两个方面选择其一作答)
方面一:对深圳发展产生的影响。
方面二:对东莞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1-12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27-28题原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都是全球产业分工模式演进的结果,国际产业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工序间分工和产业间融合等五个阶段。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都伴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迁移,中国在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成了世界制造业中心。

材料二下表为全球范围内的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产业分工演进表。

制造业转移时间输出地输入地分工特点
第一次19世纪40年代英国、德国美国产业间分工
第二次20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产业内分工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日本亚洲四小龙产品内分工
第四次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工序间分工
第五次21世纪10年代中国大陆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工序间分工
产业间融合
(1)从产业转移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角度,描述全球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说明输出地向国外转移产业的共同原因。
(3)指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突出优势条件。
2024-01-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转到日本。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大陆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封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二:图1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大陆半导体制造产业分布图。


(1)分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二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时,美国逐步把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说明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4)据图描述中国半导体企业分布特点,并推测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未来可能出现的转移方向及主要区位条件。
2022-05-02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安徽省略图。安徽省为全国重要的流动人口输出地。全省净流出省外半年以上人口 914 万人。外流人口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占流往省外人口的 75.6%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皖江城市带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三角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材料二 淮河全长 1000 千米,总落差约 200 米,平均比降小,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1)分析皖江城市带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原因。
(2)说明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出的主要原因。
(3)简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4)分析淮河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2019-05-0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2017·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模拟)富士康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企业。公司成立于1974年2月。专注于电子代工服务(EMS),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2005年超越新加坡的伟创力(Flextronic)成为世界上最大的EMS厂商。结合下述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富士康主要选址城市与路径。

材料二 2010年三大产业比重及人均GDP。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元)
四川14.450.535.121 182
江苏6.154.139.852 448
山东9.456.434.241 147
全国10474333 198

(1)从劳动力与基础设施的角度对比2015年富士康在贵阳与昆山的不同。
(2)简述富士康进入中国大陆后不断迁移新址的原因并评价其对新址城市的不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