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段又称“皖江”,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和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由此“泛长三角”区域也正式形成。这些城市尤其是皖江城市带的城市流强度(图)存在显著区别。所谓城市流强度表征的是城市与外界(城市或农村)联系的数量指标。城市流强度值越大,其对外界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就越强烈。城市流强度主要是由城市经济实力及综合服务能力作用的结果,其外在指数表现为承载各种经济流的产业,其在城市密集区间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交流、人员的往来。



(1)说明合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
(2)简述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首都钢铁厂1919年建设,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服务、贸易等多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材料二:首钢外迁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三:首钢外迁后,北京市政府为保护原厂区大量的设备、厂房等工业遗存,建成了我国第一家工业博物馆。
(1)上世纪八十年代首钢下属企业搬出北京市区的原因是什么?
(2)曹妃甸承接首钢整体搬迁,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哪些?
(3)首钢跨出国门,与秘鲁合作,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4)首钢迁出北京市区后,原厂区规划建设成为工业博物馆,这样做有何地理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