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国际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产业链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东南亚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转移部分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向东南亚5国转移的部分产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国际产业转移(     
A.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B.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大
C.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D.日本、韩国已成为主要转入国
2.东南亚5国中,越南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主要原因是越南(     
A.科技水平相对较高B.劳动力数量最丰富
C.劳动力成本最低廉D.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3.我国部分产业转出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萎缩;②国内生产总值下降;③部分就业岗位减少;④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两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是(     
A.资源丰富B.产业齐全C.政策支持D.人才众多
2.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A.产业基础好B.距北京近C.准入门槛低D.生态环境优
3.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可以(     
①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②促进区域产业趋同
③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④增强对外辐射带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8更新 | 1930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模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下图为传统飞地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     
A.重化工业B.生物医药C.电子装配D.棉麻纺织
2.与传统飞地相比,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园区建设B.促进产业转移C.加快人才流动D.提升研发效率
2023-03-02更新 | 2814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如图)。



(1)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服装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5 .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环京新城的建设吸引了珠三角企业在此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相对较低B.人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工业基础及社会协作条件好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3.企业迁入前期,通过数据分析生成各种报表以及最佳区位,应用的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2023-02-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如下图所示。

“珠三角”模式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

(1)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2)怎样解决“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能源紧张的状况?
(3)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
2023-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城市承接内地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A.资金、技术B.原料、劳动力C.动力、土地D.市场、设备
2.某大型纺织集团正在甲城市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织布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且基础设施完善
B.光热、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农场的生产规模
C.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提高纺织工业的附加值
D.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3.产业转移的实施对新疆的有利影响包括(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④失业人口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2023-02-11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

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5000万元30万元左右1500元左右禁引污染企业
苏北某市<5000万元2万元左右500元左右免征排污费
1.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
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自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迁移;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迁移;第三次是由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半导体产业发生三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迁入地生产成本较低B.迁入地技术水平高
C.扩大技术普及度D.迁出地产业衰落
2.目前,美国通过政策补助的方式吸引半导体产业链回归美国。半导体全产业链回迁美国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土地成本高B.技术水平低C.劳动力成本高D.能源价格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变成了产业转移的输出国,开始向生产要素低廉和消费市场广阔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转移。中巴经济走廊(如下图所示)自2015年正式启动,2017年中巴将未来两国合作的主要方向定为产业对接,巴基斯坦表示产业转移有助于推动其实现工业化,并积极推动更多中国产业向该国转移。



(1)说明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2)简析巴基斯坦承接我国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困难。
(3)简述巴基斯坦承接我国产业转移对当地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