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石狮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初期,当地部分居民开始自发利用三闲(闲房、闲资、闲人)合股创办家庭式小工厂,仿制洋服装投放市场试销。90年代中后期,这些企业由代工模式转变为自主品牌模式的过程中,企业总部的职能趋于复杂,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总部先后迁入泉州市、厦门市(副省级城市)。下图为石狮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初期,石狮市服装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充足B.土地面积广C.政策支持D.产业基础好
2.石狮市形成完整纺织服装产业链的积极作用有(     
①吸纳高素质劳动力②扩大生产规模
③生产的专业化④拓展销售渠道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与泉州相比,厦门吸引鞋帽服装类企业总部迁入的突出优势是(     
A.土地价格相对较低B.距海近,交通便利
C.改革开放政策优惠D.信息通达度高
2024-03-19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2 . 我国某汽车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单一的汽车出口企业向全产业链输出的国际化汽车集团迈进。该企业在意大利、日本各设有一个设计中心,出口产品已实现全系列产品覆盖,满足全球用户全场景用车需求。截至2022年底,该企业累计出口汽车超85万辆,出口市场覆盖7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的8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1.该汽车企业在意大利、日本建立设计中心,主要考虑的是(     
①营销网络②信息交流③交通运输④人才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汽车企业产品满足全球用户全场景用车需求,主要得益于(     
A.品牌知名度高B.产品种类丰富
C.运输距离较短D.国家政策支持
3.该汽车企业变单一汽车出口为全产业链输出,其主要目的是(     
A.拓展国际市场B.带动当地就业
C.快速更新产品D.扩大生产规模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州地形复杂,素有“七山二水一田”之说。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又被称为“民营经济发源地”,鞋革、服装、打火机、玩具等产业辉煌一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温州经济的发展遭遇了瓶颈,进而将服装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的湖北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下图为湖北省交通简图和温州市三大产业比重示意图,下表为2019年温州、湖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


2019年温州、湖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

地区温州湖北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95237601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021116391

(1)分析温州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湖北的原因。
(2)简述产业转移对温州和湖北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2-05-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阳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山东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是(     
A.重工业发达B.距日韩较近C.产业结构合理D.技术先进
2.日韩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山东经济发展B.优化国内能源消费结构
C.降低企业生产成本D.促进国内劳动力均衡分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千米,覆盖34个县(市、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读“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水电站众多的原因。
(2)目前,广汽菲亚特、吉利汽车、比亚迪、中航集团、富士康、戴尔等一批叫得响的大项目已陆续在湘南片区“安营扎寨”。试说明上述企业向该地转移的原因。
(3)简述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试述上述产业的转入对湘南地区的影响。
2021-11-0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②黄河的便利水运 
③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产业转移可能对该地区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就业机会减少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