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运动鞋服产业是福建引以为傲的一个世界级产业,改革开放后,福建吸引了近百家国外知名运动品牌进入。总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鸿星尔克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运动服饰企业。2020年鸿星尔克的营收为28亿,同年特步营收81亿,361度51亿,安踏355亿……鸿星尔克赚的钱连安踏的零头都够不上,去年还亏损了2.2亿。鸿星尔克所面临的转型依然非常艰难,但近几年经过和团队的积极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鸿星尔克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降低劳动力成本,吸引外资B.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价格优势
C.快速更新产品,延长产业链D.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
2.国外知名运动品牌企业入驻福建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素质优化B.交通条件的改善
C.科技水平提高D.国际化战略成效
3.跨国公司总部入驻数量不断增加对福建的影响是(     
A.拓展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B.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
C.促使上海高端产业大量向郊区疏解D.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三: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3 . 20世纪8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木乐镇的农民从外地买回原料,发放给各家各户,用家庭缝纫机和家用剪刀做起了皮衣、风衣、皮袋等产品。20世纪90年代,木乐镇一些服装企业为生存转型做运动服装。近年来,福建、上海、江苏等地的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木乐镇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木乐镇服装加工业的生产特征是
A.管理方式先进B.企业规模大C.生产过程分散D.技术水平高
2.20世纪90年代木乐镇服装生产转型的原因可能是
A.同类企业间竞争压力大B.国内服装市场完全饱和
C.木乐镇服装产品档次高D.传统服装加工业门槛高
3.大量外地服装企业来到木乐镇投资建厂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营销成本B.节约运输费用C.降低设备成本D.节省劳动力成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