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2)从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2 . 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题目。

(1)大规模种植棉花对新疆自然地理环境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是(     )。(多选)
A.地处东部地区,利于劳动力的聚集B.接近消费市场,便于获得市场信息
C.交通便利,便于服装样品的及时运输D.相关企业多,利于技术交流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2024-04-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C.制约制造业发展D.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2024-04-02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2023-2024学期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衰退。近年来,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下图示意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I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22年B.2019年C.2016年D.2014年
2.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规避关税壁垒C.优化产业结构D.加速产业升级
2024-03-02更新 | 379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革命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共完成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目前进行中的是第五次产业转移(下图)。与前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不同,第五次转移有明显的双向转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五次产业转移回流欧美趋势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实力超前B.欧美经济严重下滑
C.工业智能化发展迅速D.南亚、东南亚生产能力不足
2.现阶段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亟需(     
A.降低劳动力成本,获取价格优势B.增强科技投入,加快转型升级
C.加大政策优惠,防止产业转出D.加强国际合作,消除关税壁垒
2023-07-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京津冀地区支援贵州建设,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
(4)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
2023-06-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芯片代工制造商,总部和主要工厂位于台湾,其4.7%的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公司。2021年11月,台积电计划与索尼公司(台积电在日本的最大客户)联合在日本建立其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该芯片制造厂设在日本熊本县,厂址靠近索尼公司的一家主要生产半导体及汽车芯片的工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正式启用。下图示意日本熊本县地理位置。



(1)说明台积电到日本建厂的主要目的。(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条作答)
(2)依据据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总结新工厂正式启用后对日本的有利影响。(按角度分条作答)
2023-03-31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
8 .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千瓦时。材料二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说明产业迁移对南通的影响。
2023-03-02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地理试题

9 . “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工业和基建项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最主要原因是(     
A.原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便捷
C.地形平坦,适宜种植热带作物D.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2.关于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叙述正确的有(     
A.两地没有矛盾争端B.经济水平接近,没有互补性
C.历史交往悠久D.不包括文化交流合作

10 . 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格局,为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提供了可能。为了能引入大规模的资本和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图是我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强竞争力型的省级行政区,其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区位与交通C.优惠的国家政策D.丰富的劳动力
2.为了增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缩小中西部区域经济差距,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强科技投入
C.开发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D.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连片发展
2022-04-05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