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衰退。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让许多欧洲企业“焦头烂额”。北溪输气管线被炸也从根本上打击了欧洲的产业,特别是欧洲的高端产业。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图示意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I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14年B.2016年C.2019年D.2022年
2.北溪输气管线被炸对俄罗斯的影响是(     
A.国家收入减少B.保障能源安全C.接收产业转移D.增加就业机会
3.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产业升级B.规避关税壁垒C.优化产业结构D.降低生产成本

2 . 泰尔指数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数值越大则差异越大。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分为上中下游间的差异和上游内、中游内、下游内的差异两部分。下图示意黄河流域上中下游间和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期间黄河流域(     
A.上中下游间经济差异最大B.上中下游间的经济差异波动变化最大
C.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较小D.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
2.有助于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建设上中下游现代产业分工体系B.加快中上游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
C.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下游转移D.鼓励中上游农村人口向下游转移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半导体集成电路(简称IC)又称芯片,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如图示意不同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情况。

材料二:芯片是众多工业制成品及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1000~5000颗芯片。我国芯片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研发设计短板也十分明显。2017年开始,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改写了“缺芯”的历史,并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 近年来,广州正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珠三角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集群,正打造“一核两极多点”集成电路产业格局,确定增城区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助力广州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1)简述我国在阶段三承接半导体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说明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的目的。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的意义。
2024-03-07更新 | 175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20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