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1高一下·福建厦门·期末

1 . 我国对汽车零配件进口和整车进口执行不同关税率,零部件进口关税率约为整车的一半,吸引许多国外汽车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2003年,德国M汽车公司和位于中国沈阳的H汽车公司共同设立合资企业,业务涵盖高端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外汽车公司选择中国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A.利用廉价劳动力B.吸引雄厚资金投入
C.拓展消费市场D.提升汽车制造技术
2.该合资企业能够迅速在沈阳投产,主要是因为沈阳(     
A.工业基础较好B.研发能力较强C.交通较便利D.原料较丰富
3.该合资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符合“距离最优”原则。此处的“距离最优”指的是(     
A.德国到零部件配送中心的距离
B.沈阳到零部件配送中心的距离
C.零部件配送中心到区内车主客户的距离
D.零部件配送中心到区内销售服务点的距离
2024-03-30更新 | 33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 .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汽车制造业依托全球市场形成了一大批巨型汽车企业。这些企业重视创新且普遍采用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新产品从发明到设计到生产再到测试、包装乃至营销,整个流程都在企业内部进行),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行业龙头。20世纪80年代后,巨型汽车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逐渐瓦解,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方式获得创新成果。完成下面小题。

1.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巨型汽车企业(     
A.产品结构复杂且零部件多B.生产结构单一且布局分散
C.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D.上中下游产业环节较齐全
2.推测导致巨型汽车企业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瓦解的背景有(     
①美国汽车制造业部分环节向国外转移
②美国创新活动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③巨型汽车企业对行业市场的垄断程度增大
④巨型汽车企业创新投资新产品的风险变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29更新 | 514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新七省高考通用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甘肃·模拟预测

3 .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2012年3月,广东省提出“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广州总部、清远基地”的合作思路,建设高水平“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了广清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广清实现了半小时通达,每天10余万人次往返两地。下图示意广州市和清远市地形和交通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利于清远市融入“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的条件是(     
A.距广州近、交通便利B.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经济发达,劳动力充足
2.清远市在“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中,应重点发展(     
A.传统种植业B.先进制造业C.酒店服务业D.金融服务业
3.“广清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广州市(     
A.缓解交通拥堵B.增加人口规模C.形成产业集群D.凝聚创新能力
23-24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10年来,越南保持7%左右的年GDP增长率,融入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关贸易摩擦发生以来,撤离中国市场的玩具、家具、电子、家电等外资企业选择了越南,但其多数是涉及最后工序的组装厂,上游、中游的环节仍在中国。中国在过去30年逐渐成长为世界工厂,越南则被一些人期待为下一个世界工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年来,越南融入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区位优势是(     
A.自然资源丰富,腹地辽阔B.与中国一衣带水,交通线密集
C.海岸线曲折,贸易港众多D.对外贸易畅通,劳动力价格低
2.有专家认为,越南难以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其原因可能是越南(     
A.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B.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C.过度依赖国际市场D.工业专业化水平低
2023-12-06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5 . 体育用品制造业一般分为体育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三大制造业,横跨轻工、纺织、电子、化工等工业领域。下图为我国某知名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该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往成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是因为与晋江相比(     
①成都城市腹地更大②自贸区可绕过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
③东南亚的消费能力更强④成都可提供更丰富的体育用品生产原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1年,该企业将研发、营销中心从晋江迁移到上海,其主要目的是(     
A.依托大城市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B.搭建企业间交流平台,精准把握市场
C.分散晋江的产业,减轻城市环境污染D.依托地理位置,靠近各地市场
3.该企业的产业转移容易(     
A.促进成都的生态保护B.吸引人才流入晋江C.导致上海产业空心化D.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2023-10-15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023·湖南常德·模拟预测

6 . 新加坡“港-城”经济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产业演进(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港-城”经济的发展(     
A.工业经济阶段得益于全球制造业转移B.服务经济阶段的竞争要素是人口数量
C.知识经济阶段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D.演进三阶段临港工业规模逐渐增大
2.最适宜在知识经济阶段发展的产业是(     
A.石化工业B.旅游服务业C.金融保险业D.电子精密工程
22-23高二下·江西抚州·阶段练习

7 . 2019年3月25日上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19年工作会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召开。随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11个新设机构集中完成了揭牌仪式。会议集中发布了《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19年工作要点及《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深圳与汕尾的区域合作也成为“飞地经济”模式的典型案例。所谓“飞地经济”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飞地经济”的前提描述正确的是(     
①制度环境宽松②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似③地理位置较近④资源优势互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深圳市能为汕尾市的经济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B.广阔的消费市场C.先进的技术D.充足的原材料
3.下列产业中,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是(     
A.食品加工B.高端精密C.工业旅游D.特色食品
2023-04-08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2-23高三下·浙江·开学考试

8 . 2012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最宜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是(     
A.对水电需求大的有色冶金B.对水质要求高的饮料生产
C.对技术要求高的精密电子D.对劳力需求多的鞋帽纺织
2.工业生产转移到某地,若干时间后由于生产环境变化,又转移到了其他地区,叫做“工业再转移”。近年来,“黄河金三角”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工业的“再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①高素质人才流失②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③环保要求的提高④迁往沿海,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20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2-23高二上·湖北孝感·期末

9 .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边界地区成为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外溢是促进边界地区增长最主要的类型。随着深圳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带动了东莞、惠州等多个镇街相关产业的发展。东莞市临深片区是承接产业外溢发展起来的典型边界地区,也是东莞市打造“三心六片”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片区。下图为产业外溢背景下的深莞产业联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90年代,东莞市临深片区承接产业外溢最主要的优势在于(     
A.邻近消费市场B.土地充足廉价
C.政策支持引导D.科技人才丰富
2.依据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例中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代表(     
A.工厂总部研发B.研发工厂总部
C.工厂研发总部D.研发总部工厂
3.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8年以来,东莞市(     
①成本优势提升       ②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10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1-22高一下·宁夏银川·期末

10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品质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
2.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2022-08-01更新 | 25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