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衰退。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让许多欧洲企业“焦头烂额”。北溪输气管线被炸也从根本上打击了欧洲的产业,特别是欧洲的高端产业。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图示意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I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14年B.2016年C.2019年D.2022年
2.北溪输气管线被炸对俄罗斯的影响是(     
A.国家收入减少B.保障能源安全C.接收产业转移D.增加就业机会
3.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产业升级B.规避关税壁垒C.优化产业结构D.降低生产成本

2 . 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图为上海市与浙江省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     
A.皮革与机械B.文体用品与皮革C.机械与通讯D.通讯与家具
2.关于图中信息,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1990年各产业的竞争力,上海均优于浙江
B.2015年各产业的竞争力,浙江均优于上海
C.图中各产业更容易由上海转移到浙江
D.随着产业的转移,利于两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3 . 皮革业是利用畜产品加工的产业,以动物生皮为主要原料进行系列加工,主要包括以生皮为加工对象的制革业、以皮革为主要原料的皮鞋制造业以及其他皮革制品加工业,一般还包括毛皮加工业和配套材料等。下图示意2012—2019年我国29个省区皮革业销售产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19年我国皮革业发展的特点是(     
A.东部各省区销售产值均减少B.产能有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C.地区差异大且呈扩大态势D.东北地区皮革业集中在吉林
2.导致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大多省份皮革业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基础好且物流业发达
B.劳动力丰富,积极承接国际皮革产业转移
C.具有较好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源及技术创新能力
D.人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趋严,产业政策调整
2022-12-13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地理试题

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的“双线转移”趋势。下图示意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B.201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
C.2009-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D.2014年我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2.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推测以中国为中心的“双线转移”的推力因素主要在于近来中国(     
①综合成本不断上涨②科技发展迅速③人口红利渐趋消失④资源环境约束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20更新 | 71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通过研究全球上百年几十个国家的人口大迁移发现,都市圈、城市群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在近十年来,人口向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迁移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位居常住人口增量的前五位,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人口面临萎缩和流出的压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来,迁入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的人口主要为(     
A.≥60岁老年人B.青壮年劳动力C.少年儿童D.育龄妇女
2.陇、内蒙古、晋、黑、吉、辽等省区人口的大量外流,对其带来的影响是(     
A.生态环境得到恢复B.城镇空心化趋势显著
C.土地承载力不断下降D.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6 . 有关专家表示:“温州与台湾的合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合作的趋势是生产型服务企业,它是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温台产业合作趋势是围绕半导体、健康医药等领域打造2.5产业,包括设计、研发、贸易等,合作对象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州承接台湾生产型服务产业的主要优势有(     
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民营产业基础好
②科技、教育水平高
③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
④邻近台湾,温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在与台湾的合作中,温州最应注重(     
A.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B.推动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善
C.促进廉价劳动力的就业D.缩短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升级时间

7 . 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往往处于利润低端的分工区间。近年来,许多跨国制造企业从我国撤回本国或转移至东南亚、非洲,且已渐成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许多跨国制造企业撤离我国,是因为我国(     
A.环境质量下降B.能源价格上涨C.贸易政策阻碍D.人口红利衰减
2.下列跨国产业中最有可能转移至东南亚、非洲的是(     
A.普通家具加工B.石油加工业C.普通服装加工D.汽车制造业

8 . 制造业回流意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和生产从国外向国内转移的一种现象,它既包括把海外的工厂迁移回国,也包括在国内建设工厂,取代在海外建厂或采购的计划。当前,全球产业转移呈现出以我国为中心,主要向欠发达国家(地区)转移、部分向发达国家(地区)回流的趋势。根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国相比,全球产业由中国向欠发达国家转移向发达国家回流描述正确的是(     
A.向欠发达国家转移,因欠发达国家产业基础较好
B.向欠发达国家转移,因欠发达国家市场规模较大
C.向发达国家回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D.向发达国家回流,能够促进该国就业
2.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吸引劳动力回流
④发展城市第三产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2-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工业空间基尼系数持续上升体现出工业的集中转移,持续下降体现出工业的分散转移。2004年以来,工业总体处于两个阶段的转移中,第一阶段转移地为中西部地区,第二阶段为东部地区。下图示意1992〜2018年我国31个省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工业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是(     
A.呈现“先分散,后集中”的态势B.2004年后分散转移趋势改变
C.目前总体趋势处在分散转移中D.2004年前呈现持续集中转移
2.第一阶段,中西部地区主要承接的工业为(     
①技术密集型②劳动密集型③资金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第二阶段东部地区应(     
A.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B.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提高农牧林业产值比重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0 . 跨国公司通过渐进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家,采用渐进式的投资策略,逐渐对东道国进行连续跟进投资,例如早期跨国公司以代表处的形式进入东道国,随后将制造销售研发和总部功能陆续迁入,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多次连续跟进投资,其功能布局和演化与城市等级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基于1979年至2012年,财富五百强外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据,探讨跨国公司功能区为在中国的时空演化趋势及原因。

1.跨国公司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家的原因是(     
A.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B.东道国科学技术落后
C.东道国市场不确定性D.东道国劳动力素质低
2.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生产和办事处机构占全部功能比重,从1979-1991年超过80%到2008-2011年仅占30%,这说明(     
A.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职能由生产转为研发B.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功能升级趋势
C.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转移衰落D.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政策限制
2021-10-10更新 | 75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