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两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是(     
A.资源丰富B.产业齐全C.政策支持D.人才众多
2.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A.产业基础好B.距北京近C.准入门槛低D.生态环境优
3.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可以(     
①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②促进区域产业趋同
③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④增强对外辐射带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8更新 | 1927次组卷 | 19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后作业(C层进阶高考)人教版必修二

2 .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
D.北京向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一样大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措施合理的(     
A.促进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河北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2021-11-01更新 | 313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技术C.资源D.政策优惠
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传统B.气候C.国家政策D.居民收入
3.当时,我国某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2021-09-06更新 | 1545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业D.提高生产效率
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2020-07-11更新 | 9215次组卷 | 47卷引用:【同步化产品】4.2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后作业(C层进阶高考)人教版选择(2019)选择性必修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劳动力成本B.能源资源C.环境承载力D.市场需求
2.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有(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下列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2020-03-17更新 | 81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15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B.大量廉价劳动力C.便利的交通D.教育水平较高
2.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IT产业迅猛发展B.自然资源丰富C.便利的交通D.消费市场广大
2020-02-12更新 | 40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7 .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2.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2019-12-16更新 | 63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产业转移
8 .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由“香蕉带”演变为“金足球”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2019-07-11更新 | 20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考点强化练36 区域联系

9 . 智能制造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读智能制造的内涵示意图。


完成以下小题。

1.美国政府要求制造业回归美国建厂,主要依赖(  )
A.生产方式智能化B.产品智能化
C.管理智能化D.服务智能化
2.长江三角洲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其主要影响是(  )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C.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D.环境污染程度加剧
2019-02-0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必修3第4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0 . 下图为不同类型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③为高新技术产业。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产业属于图示①类产业的是(  )
A.电子装配B.钢铁工业
C.生物工程D.石油化工
2.完成②类产业向③类产业升级改造的城市最可能是(  )
A.曼谷B.深圳C.北京D.东京
3.由图可知(  )
A.Ⅰ类国家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时期
B.Ⅱ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C.Ⅰ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Ⅲ类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为劳动力成本低廉
2019-02-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必修3第5章第2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