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L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至少70%的零部件由集团内部生产,并积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寻求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高端化。2022年2月,L汽车宣布进军欧洲市场,成为首个出口电动汽车的国家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汽车大量采用集团内部零部件的生产方式,有利于(     
A.扩大企业规模B.增加产品类型
C.压缩生产时间D.降低生产成本
2.L汽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最主要目的是(     
A.获得丰厚利润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整车品质D.开拓华为市场
3.L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主要考虑当地(     
①电力资源丰富②市场开放③经济发达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2年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国内制造业有序转移,同时希望将更多的制造业留在国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企业层面看,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物流成本B.开拓国际市场C.提高经济效益D.增加流动资金
2.中西部中小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首先是要(     
A.做好产业定位B.培育科技人才C.加大政策扶持D.优化人居环境
3.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过程中将更多的制造业留在国内,可以(     
①避免产业空心化②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③保持完整工业体系④重构国内单循环发展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8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的价值链中非核心部分环节分配到其他地区,即服务外包。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的软件商只能将高技术程序员派往国外,实行工程师出口;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软件服务外包业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美国等跨国公司在班加罗尔建设研发中心,班加罗尔的研发、服务发展走向纵深,拓展到硬件设计、核心部件研发等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跨国公司实行服务外包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B.扩大产品销售的世界市场
C.缓解国内劳动力不足D.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2.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实行工程师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基础设施D.环境
3.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班加罗尔建设研发中心的原因是(     
A.对外交通便利B.投资环境好C.技术人才成本低D.基础设施完善

4 .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利用外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模式。下表示意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分布(按城市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省)1980年(万美元)比重(%)1993年(万美元)比重(%)累积值(1980~1993年)(万美元)比重(%)年递增率(1980~1993年)(%)
特大城市283428.18477513.229369814.629.9
大城市265726.314321722.359192929.535.8
中等城市222222.01162618.042662521.235.6
小城市县236723.629854046.569715034.745.1
合计10080100.0642794100.02009402100.036.6
1.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     
A.毗邻港澳台、东南亚B.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C.侨乡回报家乡D.国家财政资金倾斜
2.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     
A.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B.使大中城市个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促使珠三角地区十一城市指数下降D.投资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3.1993年后,加大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阻力主要是(     
A.投资成本(土地、劳动力)上涨B.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
C.美、日等国对投资的竞争D.珠三角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遏制俄罗斯经济向西渗透B.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需要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C.制约制造业发展D.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6 .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完成下列小题。

1.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A.产业规划不合理B.融资渠道不畅通C.人才培养不到位D.政治经济风险
2.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A.政策协调机制B.信息和资源共享C.投资软硬环境D.集聚经济效应
2022-08-10更新 | 1517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首钢老厂区经历了“从山到海”和“从火到冰”的巨大变迁。“从山到海”是指首钢从背靠燕山的石景山区搬迁至渤海之滨的曹妃甸,“从火到冰”是指从昔日热火朝天的炼钢地,变成如今冰凝雪积的冬奥场馆。大部分滑雪项目因对地形和积雪要求高,通常不会选址在市内,国际雪联为推广滑雪项目,决定将滑雪大跳台放在北京市石景山首钢园区西边界高大的冷却塔旁边。这也是市内唯一一个滑雪场地。图为北京冬奥首钢园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首钢从山到海的区位变迁中,影响最小的区位因素是(     
A.环境B.交通C.城市职能D.劳动力
2.首钢搬迁后,园内大量厂房和建筑并未完全拆除,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工业遗存B.减少拆除成本C.发展新的产业D.减少生态破坏
3.与首钢园区其他位置相比,大跳台选址在西边界冷却塔附近主要是因为在此修建(     
A.观众可达度更高B.建设成本较低C.与周围景观更协调D.距湖较近,安全性高
2022-08-02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高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河北的“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仅一河之隔,多年来凭借自身优势,逐渐成为承载首都庞大就业人群的重要区域,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2020年,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高质量发展,实现功能分工协同、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设施共建共享、安全联防联控,探索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协同机制,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作为北京的“卫星城”,“北三县”的优势是(     
A.水源充足,环境优美B.文化先进,休闲胜地
C.经济发达,交通便利D.距离适中,生活适宜
2.未来,“北三县”可承接北京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为(     
A.特色轻纺B.现代服务C.绿色生态D.临海临港
3.北京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的前提是(     
A.提升通州区行政级别B.改变“北三县”行政归宿
C.构建便捷交通运输网D.消除两地地域文化差异
2022-07-08更新 | 83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天门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城市收缩”指的是那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出现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第一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并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收缩”可能使该城市(     
A.人口老龄化加快B.就业结构优化
C.劳动力过剩D.居民平均学历下降
2.下列地区现今收缩型城市数量占比最多的可能是(     
A.辽中南B.长三角C.珠三角D.京津唐
3.相关专家指出,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城市收缩现象比较明显,其原因最可能是东莞市(     
A.人口容量下降B.产业结构调整
C.资源枯竭D.周边地区发展更快
2022-06-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2022年初,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的数据处理、存储等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数据中心需要大量能源,其中空调散热占能耗的三分之一。该工程计划在全国布局八大算力枢纽。下图示意八大算力枢纽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将有助于我国(     
A.平抑我国东部算力B.缓解东西部间交通压力
C.降低我国西部能耗D.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东数西算”工程选址中,贵州、内蒙古两大枢纽具有的独特地理优势是(     
A.气候温和B.植被良好C.市场巨大D.劳动力丰富
3.在西部各枢纽中,本地用户规模最大、应用需求最强烈的是(     
A.甘肃枢纽B.宁夏枢纽C.贵州枢纽D.成渝枢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