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江苏省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材料二下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成产协作程度表



(1)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________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徐州和南通在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_______
(3)图中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________(填“苏北”“苏中”或“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
2 . 人口一产业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深圳人口和产业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商纷至沓来,“香港前店,深圳后厂”的格局迅速形成,涌现出大量纺织、电子、玩具等企业。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圳经济展战略逐步转型,到2010年形成了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等为主的支柱产业。

(1)深圳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二十年来其人口增长以___________增长为主,__________年龄段人口比比例异常的高。这说明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2)1993年前,深圳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_______趋势,且以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产业特征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香港,交通便利,产品销售____________广大,土地和_________价格低。
(3)概述2000年以来深圳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特点,并说明其对外来人口数量和文化构成的影响。
2019-10-3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城市的发展方针提上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下图1为大河北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下图2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


   

图1                                               图2

材料二、位于首都北部的张家口,曾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但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群的发展,经济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张家口市发布的“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着重承接北京汽车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过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转移。

材料三、张家口处于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过渡带,冬季盛行西北风,土地沙化严重,是沙尘暴南下必经之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当地政府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网。2022年,该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接续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目的是疏解北京的____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河北____将作为集中承接地,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打造成为国家级新区。
(2)张家口地区沙尘暴可能多发生在____(填季节),此时地表疏松干燥,植被覆盖少,沙尘暴经过可能会给当地农田作物造成________等有害的影响。
(3)与唐山相比,张家口城市等级____(填“高或低或相同”),北京对张家口的辐射强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对唐山的辐射强度,主要原因是张家口地形____,导致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与北京的联系少。
(4)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张家口承接产业转移的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