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温州、广州、泉州是中国最具规模、最集中的传统制鞋基地。而今,“东鞋西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成都已与广州、温州、泉州并称为中国鞋业“三州一都”,形成中国鞋业生产的新格局。


读图回答下题。

“东鞋西移”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技术
2020-02-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LED(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如下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台湾地区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B.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
C.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D.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2.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衬底制备B.外延片制造
C.LED芯片生产D.应用产品生产

3 . 华为是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长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进行全球布局,积极探索全球创新研发道路,截止2017年,华为公司在海外共建立了16个研究中心。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代表,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下图示意华为公司海外研发布局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为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具有明确的( )
A.市场导向B.技术导向
C.资源导向D.劳动力导向
2.华为海外研发投资首选俄罗斯而非欧美国家,主要是因为俄罗斯( )
A.科技发达,消费市场广阔B.政策支持,且与中国毗邻
C.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D.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2019-08-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2012年中国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有(  )
A.发达的科技
B.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和承接国的优惠政策
C.接近原料产地
D.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下列关于当前造船业向我国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沿海地区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C.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
D.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0-11高二上·陕西西安·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汽车产业B.玩具制造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B.交通运输C.原料D.劳动力价格
2019-01-18更新 | 17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内地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内地。读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内地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3.关于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祖国内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内地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7 .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

①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