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下题。

(1)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移出中国的外资企业是____。
(3)简要说明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的措施。
2020-11-06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哭泣曲线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丧失,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④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与高级服装设计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D.服装加工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
2019-04-23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左图为“珠江三角洲主要工业城市分布”,下右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和结构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中,除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之外,还包括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产业多为_______。该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向外迁移的趋势,请分析导致该产业外迁的地理背景。_________
(3)上述产业转移的发生,有利于珠三角地区_________
(4)近年来,国家提出了“粤港澳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为珠三角地区后期的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蓝图。为解决“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_______
2019-08-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税收政策B.土地成本
C.生产成本D.劳动力质量
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税收政策B.土地成本C.生产成本D.劳动力质量
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3.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 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图示意A地向C地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迁;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近年来,A地产业出现了向C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与北方相比,试分析B地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农产品输出地的主要原因。
(3)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__________
(4)①地所在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5)丙图中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中P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__线,试分析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9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专题复习 题型三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7 . 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图为上海市与浙江省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     
A.皮革与机械B.文体用品与皮革C.机械与通讯D.通讯与家具
2.关于图中信息,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1990年各产业的竞争力,上海均优于浙江
B.2015年各产业的竞争力,浙江均优于上海
C.图中各产业更容易由上海转移到浙江
D.随着产业的转移,利于两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8 . “十二五”期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皆保持下降趋势,且向郊区集聚的趋势明显。2014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818.7万,大部分居住在郊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向郊区集聚,主要原因是郊区(    
A.就业机会更大B.居住成本更低
C.环境质量更佳D.服务设施更全
2.针对常住外来人口向郊区集聚的现状,北京应(    
A.大力发展以地铁为主的公共交通B.将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搬至郊区
C.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的商品房价格D.在中心城区新建更多的商品房
3.为调控外来人口,北京下列大型商品销售市场中,适宜向相邻的河北、天津转移的是(    
A.蔬菜批发市场B.电子产品市场
C.汽车交易市场D.服装批发市场
2023-08-03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年港澳台高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中箭头A、B、C分别表示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以后世界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结合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日工资(美元)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105602086
德国87451888
英国50362628

(1)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非英国,主要原因是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较英国的____,利润更____
(2)第三次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____,其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____,消费市场潜力____,资源丰富,土地价格____,政策优惠和交通条件改善等。
(3)第三次产业转移初期,欧美发达地区向东亚落后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密集型产业,导致东亚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____,环境污染____
(4)试分析世界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
2023-0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理)

10 . 我国核电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核电工业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D.市场广阔
2.内陆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附近。近年来我国对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持谨慎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技术B.环境C.市场D.原料
3.我国核电工业能够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国具有(     
①资金优势②技术优势③劳动力优势④市场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高技术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①知识和技术②劳动力价格③现代化交通④能源和资源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2023-01-2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