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2-13高一上·四川·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2 .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①为能源,②为技术B.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C.①为技术,②为资金D.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
2.若②为有色金属冶炼厂,其转移对A、B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B地就业机会增多
B.加快A地工业化进程
C.促进B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D.带动A地技术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3 . 下表表示我国2007—2010年采掘、电力、燃气等产业在四大地区间的转移情况(单位:亿元)。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净转出
东部01 9622 4773134 133
中部421044524-1 248
西部176111026-2 937
东北2365328052

1.我国该类产业地区间转移方向主要是(  )
A.东部向中、西部转移B.西部向东部转移
C.中、西部向东部转移D.东北向西部转移
2.影响该类产业地区间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B.产业政策C.原料D.技术
2016-11-26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4 . 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得区外资源
③节水节电,提倡居民适度消费                  ④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     
A.受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于传统商业区B.迁至周边省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C.搬迁是为了降低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D.搬迁后将带动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12高三上·山东淄博·期末
名校
5 . 读“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回答各题

1.对我国产业转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B.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相互之间也有产业转移
C.20世纪90年代海外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D.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2.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 ②中西部主要具有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的优势③会加快迁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迁出区会出现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⑤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016-11-26更新 | 6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9-10高二下·宁夏吴忠·期末
6 .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产业。
资料3: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2)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3)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试分析原因。
                                                                                                                        
2016-11-18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9-10高一下·广东广州·期末
多选题-多选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吸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汽车生产厂商到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B.廉价的劳动力和地租
C.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D.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
2016-11-18更新 | 105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0年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9-10高一下·河北衡水·期末
8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2016-11-18更新 | 90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9-10高一下·浙江衢州·期中
9 .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中国北京中关村B.中国的西宁C.美国的华盛顿D.澳大利亚的珀斯
2.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B.在上海建钢铁
C.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D.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3.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6-11-18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10 .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下图为上海市与浙江省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       
A.家具与皮革B.烟草与机械
C.机械与通讯D.皮革与文体用品
2.有关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的影响主要是(       
A.工业产值降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B.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
C.加强国际分工合作,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D.短期内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