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共完成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目前进行中的是第五次产业转移(下图)。与前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不同,第五次转移有明显的双向转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五次产业转移回流欧美趋势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实力超前B.欧美经济严重下滑
C.工业智能化发展迅速D.南亚、东南亚生产能力不足
2.现阶段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亟需(     
A.降低劳动力成本,获取价格优势B.增强科技投入,加快转型升级
C.加大政策优惠,防止产业转出D.加强国际合作,消除关税壁垒
2023-07-1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芯片制造由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组成。美国是全球芯片大国,供应了全球近一半的芯片,我国芯片产业启动晚,但目前封装测试产业实现了技术上的国产替代,芯片设计领域也异军突起。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但我国芯片仍需大量进口,尤其对高端芯片的依赖反而逐年扩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部分通信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高端芯片进口限制,甚至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下图为芯片制造产业链流程图。


(1)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说明其主要原因。
(2)列举我国为摆脱“芯片困境”,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3-02-23更新 | 46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2.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2023-01-05更新 | 407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工业和基建项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最主要原因是(     
A.原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便捷
C.地形平坦,适宜种植热带作物D.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2.关于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叙述正确的有(     
A.两地没有矛盾争端B.经济水平接近,没有互补性
C.历史交往悠久D.不包括文化交流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干达位于东非中心,工业基础薄弱。姆巴菜是乌干达第三大城市,拥有百万人口。2017年,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在姆巴莱正式成立。园区规划以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电力电子和医药化工等乌方亟待发展的产业为主导,立足面向2亿人口的东非市场,辐射整个欧美地区。下图为乌干达位置图。



(1)分析中国选择在姆巴莱建设工业园区的原因。
(2)简述中乌合作对乌干达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2-07-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政府设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广东欠发达的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然而,现在看来,这种设想似乎越来越受到冷遇。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模式图。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及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1)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有哪些区位优势?
(2)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理环境有何影响?应对措施是什么?
(3)读材料三,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验证了劳动力分布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定增加特点
B.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一一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4)自1985~2000年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____
2022-07-06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如下图)。

(1)说明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浙江的服装企业向新疆进行转移时,也将一些部门留在了浙江,推测留在浙江的部门及其原因。
(3)分别说明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的有利影响。
2022-07-02更新 | 282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2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算力枢纽的分布特征。
(2)与东部地区相比,简析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产业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数西算”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总体布局的积极意义。
2022-06-17更新 | 53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和平区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滑雪运动开展较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将滑雪运动与旅游相结合,衍生出“冰雪旅游”。自2012年以来,俄罗斯滑雪场数量显著增加,外来游客数与本土滑雪者人次稳步上升,但其旅游产业链条仍需完善。截止2018年,共有大约226个具有滑雪道、经营良好的滑雪场,下图为俄罗斯滑雪场分布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俄罗斯形成较集中的滑雪场分布区域的原因。
(2)根据所学,分析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冰雪产业的途径。

材料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开发战略。从2017年开始,俄罗斯已经三次向中国企业开放租种适合农耕的西伯利亚的土地约168万公顷,中国某些企业开始种植农产品。


(3)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中国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农产品的原因。
(5)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
2022-05-22更新 | 72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10 . 广州、温州、泉州是中国最具规模、最集中的传统制鞋基地。而今,“东鞋西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成都已与广州、温州、泉州并称为中国鞋业“三州一都”,形成中国的鞋业生产新格局。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鞋西移”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技术
2.“东鞋西移”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导致移出地产业空心化B.导致移出地部分民工失业
C.增加移入地就业机会D.致使移入地生态环境恶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