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形状南北狭长、东西略窄,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理单元,主要河流淮河、长江、新安江等。下图为安徽省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安徽省三大流域概况比较表

项目

淮河流域

长江和新安江流域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6.7

7.26

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

48

52

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

26

74

耕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02

1.41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

68

32

材料三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描述安徽省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简析原因。
(2)简述安徽三个地理单元气候及农业生产类型差异。
(3)与皖北相比,简述皖江示范区城市承接上海、苏南等地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2022-11-13更新 | 698次组卷 | 7卷引用: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国民危机意识非常强,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街头汽车界的最“萌”代表K-car(轻自动车),属于汽车中最轻最小的一类(如左图)。其实不大的车身尺寸及较小排量的发动机非常适合日常使用,在岛国特色的车型文化中非常普遍。有分析人士称,这种危机感与大多数日本人有着复杂且敏感的“岛国情结”密切相关。

材料二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较早,技术竞争力强,在走向国际市场中,日本坚持把汽车组装厂建在海外,把核心零部件及研发中心保留在国内的“梯度转移”策略。右图为日本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日本人存在着严重危机感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日本汽车文化中K-car流行的原因。
(3)分析日本汽车企业采“梯度转移”策略的原因。
2022-11-01更新 | 554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2019年三星手机将产能全面向东南亚迁移,目前全球50%三星手机在越南生产。到2021年底,三星在越南的总投资额达到177.4亿美元。2021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该公司营业额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出口金额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星在越南大规模投资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廉价劳动力丰富B.科学技术先进C.市场需求广阔D.海陆交通便利
2.三星手机在中国消费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投资政策因素B.国产手机的崛起C.市场需求萎缩D.生产技术落后
2022-10-30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碳纤维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新型纤维材料,在无人机的核心生产材料中,碳纤维占比高达70%。本世纪初,深圳企业利用碳纤维主要生产羽毛球拍、鱼竿。2010年前后,深圳开始发展依赖于碳纤维的航模产业,2014年全球80%的航模产品产自深圳。此后,以航模业为基础的无人机产业在深圳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已占据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除了碳纤维,在无人机产业崛起之前,智能手机、特种塑料、锂电池、磁性材料等无人机关键配件和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都已在深圳形成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圳企业对碳纤维利用方式的变化,体现了(     
A.产品质量的提升B.产业结构的升级C.生活方式的创新D.管理模式的转型
2.与东部其它发达城市相比,深圳发展无人机产业最大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而廉价B.科技实力雄厚
C.改革开放政策支持D.配套产业齐全
3.无人机产业在深圳迅速崛起是基于(     
A.标准化的精细加工B.前景广阔的市场
C.创新型的合作生产D.政策的超前规划
2022-10-22更新 | 609次组卷 | 10卷引用:易错点12 区域可持续发展(通关试题)-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5 . “东桑西移”是指我国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近年来,江浙等东部地区传统的蚕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生产规模逐年下降;中西部一些地区则具备发展蚕茧丝产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搭乘“东桑西移”顺风车并快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部地区传统蚕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的生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调整B.市场需求减少C.生产成本上升D.经济效益低下
2.下列省份搭乘“东桑西移”顺风车并快速发展,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是(     
A.新疆B.广东C.内蒙古D.广西
3.“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     
①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②保证我国丝绸大国地位
③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④平衡地区桑蚕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0-11更新 | 54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是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吸引该企业在北京投资建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原料C.劳动力D.技术
2.该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最终目的是(     
A.减轻环境污染B.利用廉价劳动力C.缓解就业压力D.追求更高的利润
2022-10-08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的价值链中非核心部分环节分配到其他地区,即服务外包。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的软件商只能将高技术程序员派往国外,实行工程师出口;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软件服务外包业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美国等跨国公司在班加罗尔建设研发中心,班加罗尔的研发、服务发展走向纵深,拓展到硬件设计、核心部件研发等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跨国公司实行服务外包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B.扩大产品销售的世界市场
C.缓解国内劳动力不足D.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2.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实行工程师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基础设施D.环境
3.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班加罗尔建设研发中心的原因是(     
A.对外交通便利B.投资环境好C.技术人才成本低D.基础设施完善

8 .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利用外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模式。下表示意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分布(按城市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省)1980年(万美元)比重(%)1993年(万美元)比重(%)累积值(1980~1993年)(万美元)比重(%)年递增率(1980~1993年)(%)
特大城市283428.18477513.229369814.629.9
大城市265726.314321722.359192929.535.8
中等城市222222.01162618.042662521.235.6
小城市县236723.629854046.569715034.745.1
合计10080100.0642794100.02009402100.036.6
1.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     
A.毗邻港澳台、东南亚B.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C.侨乡回报家乡D.国家财政资金倾斜
2.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     
A.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B.使大中城市个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促使珠三角地区十一城市指数下降D.投资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3.1993年后,加大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阻力主要是(     
A.投资成本(土地、劳动力)上涨B.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
C.美、日等国对投资的竞争D.珠三角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国家,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并将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地区全部划为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同年,中国政府提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并在该经济特区的荒漠中建立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泰达合作区)。目前,泰达合作区是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的、可以让企业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特区也为入区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及相关政府文件的办理,还免征多种税费。下图为泰达合作区周边区域示意图。

(1)指出埃及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可能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
(2)推测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未来可能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
(3)分析泰达合作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
(4)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说明泰达合作区吸引大量企业人驻的原因。
2022-09-30更新 | 867次组卷 | 8卷引用:“西南汇”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大量家具制造企业迁移至东莞。目前,东莞家具制造及其相关企业共约3000家,且大部分为外资(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形成集原木供应、板材和零部件制造商、家具生产、设计和展销等为一体的家具生产链,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和集散中心。下图示意上世纪80—90年代初东莞家具产业的生产网络结构。



(1)说明港台家具企业迁入东莞的主要目的。
(2)分析港台家具制造企业迁入对东莞带来的影响。
(3)为提高在全球家具产业链中的地位,指出东莞本土家具企业应采取的举措。
2022-09-30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