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利用外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模式。下表示意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分布(按城市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省)1980年(万美元)比重(%)1993年(万美元)比重(%)累积值(1980~1993年)(万美元)比重(%)年递增率(1980~1993年)(%)
特大城市283428.18477513.229369814.629.9
大城市265726.314321722.359192929.535.8
中等城市222222.01162618.042662521.235.6
小城市县236723.629854046.569715034.745.1
合计10080100.0642794100.02009402100.036.6
1.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     
A.毗邻港澳台、东南亚B.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C.侨乡回报家乡D.国家财政资金倾斜
2.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     
A.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B.使大中城市个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促使珠三角地区十一城市指数下降D.投资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3.1993年后,加大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阻力主要是(     
A.投资成本(土地、劳动力)上涨B.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
C.美、日等国对投资的竞争D.珠三角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国家,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并将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地区全部划为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同年,中国政府提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并在该经济特区的荒漠中建立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泰达合作区)。目前,泰达合作区是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的、可以让企业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特区也为入区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及相关政府文件的办理,还免征多种税费。下图为泰达合作区周边区域示意图。

(1)指出埃及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可能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
(2)推测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未来可能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
(3)分析泰达合作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
(4)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说明泰达合作区吸引大量企业人驻的原因。
2022-09-30更新 | 867次组卷 | 8卷引用:“西南汇”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完成下列小题。

1.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A.产业规划不合理B.融资渠道不畅通C.人才培养不到位D.政治经济风险
2.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A.政策协调机制B.信息和资源共享C.投资软硬环境D.集聚经济效应
2022-08-10更新 | 151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卷(六)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跨国企业逐步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下图为中国与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对比图。

材料二:2020年,越南以近3%的GDP增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以来,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工业区的集聚发展,并提出了“2050愿景”,明确打造胡志明市、河内市以及岘港市等重点经济区,在经济上发挥主导性增长极作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越南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和额外关税减免优惠。下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说明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2)分析越南工业区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未来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伦敦借助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科创产业取得较快发展,除了传统高新技术产业云集的中心城区外,还孕育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东部科创机会带。下图示意伦敦科创产业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伦敦科创产业的空间格局呈(     
A.南强北弱B.东强西弱C.均匀分布D.多个核心
2.与中部科创组团相比,东部科创机会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优势在于(     
A.航空便捷B.用地充足C.人才云集D.邻近市场
3.少数侧重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机构独立于科创组团之外,其主要特点可能是(     
A.占地面积大B.入职门槛低C.产出周期长D.资金投入少
2022-04-20更新 | 93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新乡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的“双线转移”趋势。下图示意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B.201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
C.2009-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D.2014年我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2.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推测以中国为中心的“双线转移”的推力因素主要在于近来中国(     
①综合成本不断上涨②科技发展迅速③人口红利渐趋消失④资源环境约束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20更新 | 71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国该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值,指标为-1—1,值越接近1表示该产品竞争力越大,越接近-1表示竞争力越小。下图示意我国两类医药细分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情况。

我国在原料药出口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中低端医疗器械也有一定优势,但在医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上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2020年爆发的、长时间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医疗贸易产生严重的干扰,导致国际医药产业链空间布局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世界各国的医药产品贸易竞争力。



(1)说出我国3002和3005医药产品竞争力特点,并简述原因。
(2)简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影响。
(3)请为我国应对国际医药产业链转移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2-27更新 | 37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加快国际分工,提升了经济效率,但也引起了贫富两极分化、环境破坏等问题。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改变了其曾力导的自由贸易原则,并利用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优势地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我国发展得益于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和包容普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球经济向互利共赢的模式发展。

材料二:中欧班列全长9826km,运行时间11天,目的地为欧洲。TCL波兰工厂专门从事欧洲地区液晶电视的生产和销售。中欧班列开通前,该工厂采用"刚性大规模生产"方式,海运过来的原材料及生产的成品需依托仓库存储。中欧班列开通后,该工厂采用"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方式,工厂依据欧洲市场订单即时响应,产品也拓展到了液晶电视、手机等系列产品,产品需经严格质量验证后及时投放市场。如图示意TCL波兰工厂在中欧班列开通前后生产方式的主要流程。

(1)面对日益复杂国际经济环境,请从产业发展角度简述我国企业在经济“逆全球化”特殊背景下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2)指出波兰工厂“刚性大规模生产方式”存在的弊端。
(3)说明波兰工厂“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
(4)请从交通角度分析中欧班列开通后对波兰工厂的有利影响。
2022-02-22更新 | 116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上饶市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湄公河五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是中国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21年12月3日中老(老挝)铁路的开道,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下图示意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产业承接力的变化,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9-2016年,产业转移承接力增长最快的国家是(     
A.缅甸B.老挝C.泰国D.越南
2.该国承接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水平的提高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D.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中老铁路的开通将(     
A.提高老挝的承接能力B.深化中老的合作方式
C.优化老挝的产业结构D.促进中老贸易的增长
2022-01-20更新 | 6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读不同时段中国工业主要转出和转入省区及其份额变化表(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1-2006年2006-2011年2011-2016年
主要转出省区上海-1.511广东-2.847辽宁-3.139
湖北-1.044浙江-2.503上海-1.180
黑龙江-0.753上海-2.041浙江-0.879
广东-0.670北京-0.885山西-0.761
河北-0.632
主要转入省区山东2.442安徽1.182河南1.315
浙江0.963湖南1.180山东1.084
江苏0.890河南1.178湖北0.805
四川1.095江西0.714
湖北0.952江苏0.683
内蒙古0.806重庆0.646
江西0.800安徽0.623
吉林0.543广西0.553
福建0.527
1.2001-2006年,我国工业发展总体表现为(     
A.向沿海较发达地区集中B.转出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C.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D.转入区的工业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2.与2001-2006年相比,2006-2011年(     
A.浙江工业产值占比下降B.上海工业总产值减少
C.我国工业集聚程度提高D.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加速
3.2011-2016年,影响山西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的改善B.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C.环保政策的加强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022-01-14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热点238 工业集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