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1)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后,可以缓解北京市发展的问题有(     )(多选)
A.环境污染严重B.上班族通勤时间过长
C.住房价格过高D.人口老龄化严重

(3)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4)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主要给天津市的发展提供(选填:水运/水景/水能)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2023-11-2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上海专用 )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
(2)简述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
2023-06-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7年至1940年,我国东部工业不断内迁西部,其中四川占比54%。1964年至1980年间,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四川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崛起,1965年,由哈尔滨轮机厂援建的东方汽轮机厂在四川省绵竹县汉旺镇龙门山区落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东方汽轮机厂成为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汉旺镇也因此成为我国西部繁荣的工业重镇。2008年地震后,东方汽轮厂迁址德阳市郊经济开发区八角井镇,一个“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新东汽屹立在中国大地上。下图示意东方汽轮厂新旧厂址位置。

(1)分析东方汽轮厂在汉旺镇紧邻山区建厂的优势条件。
(2)分析东方汽轮厂对促进汉旺镇经济繁荣的作用。
(3)简述东方汽轮厂从汉旺镇迁址八角井镇的必然性。
2024-01-26更新 | 130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试题-【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阶段性检测(一)
4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我国不断调整自身在全球产业转移中的角色和定位,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加大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的力度,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下图示意我国服装产业集中分布区及服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



(1)说明我国服装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发展服装产业的优势条件。
(2)简析部分服装产业向新疆转移的主要原因。
(3)指出东北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限制条件。
2022-12-13更新 | 300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都是全球产业分工模式演进的结果,国际产业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工序间分工和产业间融合等五个阶段。每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都伴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迁移,中国在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成了世界制造业中心。

材料二下表为全球范围内的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产业分工演进表。

制造业转移时间输出地输入地分工特点
第一次19世纪40年代英国、德国美国产业间分工
第二次20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产业内分工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日本亚洲四小龙产品内分工
第四次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工序间分工
第五次21世纪10年代中国大陆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工序间分工
产业间融合
(1)从产业转移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角度,描述全球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说明输出地向国外转移产业的共同原因。
(3)指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突出优势条件。
2024-01-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6 .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福建省与台湾省,经济相连,文化相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单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
A.高素质人才流失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材料二:近年来,福建迎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实验区等建设的机遇,由于能源相对贫乏,水能资源开发已经接近饱和,能源形势趋紧。规划到2030年年底,福建省成为中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前三名省份。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地点。这里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每年7级风以上的天数有200多天,八级以上有100多天。如今,福建海岸线从北到南遍布发电风车,一条绿色能源链跃然成型,成为助推福建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下图为福建海岸线部分风电场分布示意图、海上风电场景观图。

(3)海上风电场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中的(     )(单选)
A.海岸带部分B.海岛部分C.海空部分D.海面部分
(4)简述图示“沿海地区风电走廊”大风天数多、风力强的原因。
(5)近年来,福建省海上风电场发展迅速,分析该省发展风电的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三:福建沿海乡村常年以渔业养殖为主导产业,台湾民宿产业发展成熟,品牌、设计、运营等配套产业完善,近年来福建各地陆续出台鼓励民宿产业有序发展的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民宿品牌到福建沿海发展民宿产业。

(6)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原理,分析台湾民宿品牌到福建沿海乡村发展民宿产业的合理性。
2023-12-24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同时服务器会产生大量热能。“东数西算”的实质就是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

材料二:内蒙古乌兰察布有着“草原云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等称号,在这里集聚了20多座数据中心。乌兰察布正在积极参与建设东数西算工程。

材料三:图1为乌兰察布相关信息图,图2为乌兰察布气候资料图。

(1)根据乌兰察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乌兰察布在“东数西算”中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________
(2)乌兰察布被称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是由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对应的植被是____
(3)分析乌兰察布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4)说明东数西算工程对乌兰察布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
2023-12-18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育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2005年3月开始,首钢逐步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下图为首钢搬迁示意图。


材料二首钢工业遗产公园是在首钢废旧厂区内经过规划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行,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首钢滑雪大跳台也成为冬奥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



(1)指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原因。
(2)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3)简述在首钢废旧厂区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
2023-05-10更新 | 3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地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集成电路,也称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三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3)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3-05-0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我国是世界上玉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缅甸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玉器产地转移,缅甸、云南昆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的产业转移区。大部分制玉厂家把采矿地点放在缅甸,加工地点放在云南。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能源充足②政策支持③劳动力丰富④加工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交通便利B.产业基础好C.环境优美D.消费市场广
3.和缅甸相比,在云南设厂的主要原因是(     
A.避开高额关税B.劳动力价格低C.减少运输成本D.加工技术成熟
2023-12-09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4.3 产业转移(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