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向外转移,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材料二图1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

图1                                                                                图2

(1)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城市带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2)分析交通对该城市带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影响。
(3)该城市带计划建设高铁,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2023-06-19更新 | 714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3年浙江高考地理真题

2 . 总部位于深圳的某企业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近年来,该企业为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制造等部门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扩散。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地区被改造企业的变化是(     
A.二三产业融合B.生产的多元化
C.工作岗位增加D.产品种类改变
2.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给珠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①强化城市的特色功能②促进同类产业分散分布
③缓解城市间交通压力④增强城市间的产业联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1-16更新 | 349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题

3 . 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河南湖北江西山西
人口(万人)9640592746663729
人均GDP(万元/人)5.67.75.34.6
三次产业结构8.5:43.5:48.08.3:41.7:50.08.3:44.2:47.54.8:43.8:51.4
1.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
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2021-01-09更新 | 8228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1月选考)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半导体集成电路(简称IC)又称芯片,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和产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如图示意不同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情况。

材料二:芯片是众多工业制成品及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1000~5000颗芯片。我国芯片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研发设计短板也十分明显。2017年开始,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改写了“缺芯”的历史,并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 近年来,广州正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珠三角半导体芯片产业链集群,正打造“一核两极多点”集成电路产业格局,确定增城区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助力广州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1)简述我国在阶段三承接半导体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说明广州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的目的。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的意义。
2024-03-07更新 | 1728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18~19题 产业及产业转移、升级-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京津冀城市群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13个城市组成,北京、天津组成双核结构,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图是城市群形成过程示意图。读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天津双核结构的形成,有利于(     
A.增强京津在区位和功能上的趋同B.促进京津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C.促进京津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D.提高京津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2.在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将使北京、天津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B.第二阶段将促进技术和产业向北京、天津集中
C.第三阶段将推进周边城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D.整个过程将大幅增加区域中心城市人口的规模
3.河北省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     
A.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B.承接京津高等院校和文化产业转移
C.发展相似的城市职能辅助京津D.为京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

6 .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位于仁化县周田镇的仁化产业转移工业园于2009年筹建,如今已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储能、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下图为仁化县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及周田镇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仁化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①位于仁化县几何中心处 ②有色金属资源供应充足
③交通干道交会,通达度高 ④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近年来,仁化产业转移工业园着力引进的企业(     
A.技术水平高,产业链较长B.资源依赖性强,生产规模大
C.产品质量好,市场销路广D.加工出口为主,来自沪宁杭
3.在“双碳”背景下,仁化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重点是(     
A.减小有色稀贵金属冶炼产业规模B.构筑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C.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D.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量

7 . 泰尔指数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数值越大则差异越大。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分为上中下游间的差异和上游内、中游内、下游内的差异两部分。下图示意黄河流域上中下游间和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期间黄河流域(     
A.上中下游间经济差异最大B.上中下游间的经济差异波动变化最大
C.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较小D.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
2.有助于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建设上中下游现代产业分工体系B.加快中上游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
C.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下游转移D.鼓励中上游农村人口向下游转移

8 . 产业集群创新指的是产业集群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形式,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带动能力,其能够反映都市圈发展力。下表是2022年我国都市圈产业集群创新排名前九名指标对比(指标结果进行了百分化处理,0表示表现最弱,100表示该最好)。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产业集群创新排名情况(     
A.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市圈数量最多
B.天津都市圈在线上开通企业账号的数量最少
C.合肥都市圈科学研究经费投入较多
D.北京都市圈创新支撑力强
2.产业集群创新(     
A.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C.促进技术创新型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
D.加大区域间文化差异

9 .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相继选择减产停产或将生产线外迁,加剧欧洲各国对“去工业化”的担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欧洲高耗能企业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市场萎缩B.能源价格上涨C.交通运输困难D.土地租金上涨
2.有助于缓解欧洲各国应对“去工业化”风险的举措是(     
A.加快煤炭资源开采B.推动能源供给多元化
C.提高工业产品价格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0 .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合,不少企业向肇庆中安智谷产业园转移。园区积极引入多家能源企业,部分企业将生产、研发、销售部门一并迁入园区。下图示意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安智谷产业园区承接的企业中,多数来自(     
A.佛山B.澳门C.深圳D.惠州
2.中安智谷产业园积极引入多家能源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绿色低碳产业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C.减少园区用电总量D.满足园区供电需求
3.部分企业将生产、研发、销售部门一并迁入产业园,可以(     
A.扩大产品销售市场B.增加产品知名度C.降低内部交易成本D.提高产品附加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