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大于50,说明经济在前进;PMI指数小于50,说明经济在走向衰退。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让许多欧洲企业“焦头烂额”。北溪输气管线被炸也从根本上打击了欧洲的产业,特别是欧洲的高端产业。欧洲高端产业受煤炭、石油、天然气成本上升和高通胀影响,面临停产、外迁的严峻挑战。图示意德国近十年制造业PMI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德国产业向外转移最明显的是(     
A.2014年B.2016年C.2019年D.2022年
2.北溪输气管线被炸对俄罗斯的影响是(     
A.国家收入减少B.保障能源安全C.接收产业转移D.增加就业机会
3.德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产业升级B.规避关税壁垒C.优化产业结构D.降低生产成本

2 .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全球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我国某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沿线国家整车出口的销售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该企业在印度设立了生产铁路电机的合资企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减少用工成本B.提升持续经营能力C.提高产品质量D.契合当地经济政策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该企业产品(     
A.高端化趋势明显B.逐渐转回国内生产
C.低价化趋势明显D.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2023-04-05更新 | 23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历史重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全球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某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沿线国家整车出口的销售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该企业在印度设立了生产铁路电机的合资企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减少用工成本B.提升持续经营能力C.提高产品质量D.契合当地经济政策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该企业产品(     
A.高端化趋势明显B.逐渐转回国内生产C.低价化趋势明显D.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全球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周期,产业从中国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业界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本次产业转移既有发达国家对中高端制造业的“再工业化”,也存在中低端产业(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由中国和发达国家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此次产业转移,既是我国对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主动适应,也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客观需要,对我国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材料二: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回流美国的企业和外国在美国投资企业创造的新工作岗位达24.9万个,其中60%是从中国回流企业创造的。


(1)根据材料推测我国部分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原因。
(2)分析第五次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细微颗粒物PM2.5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浓度的变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特征,呈现出夏季小于冬季的特点。研究表明,近几年长三角PM2.5年均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平均浓度空间重心发生了变化。下图为2013年至201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PM2.5年平均浓度的空间重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三角PM2.5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覆盖B.日照长短C.雨量多少D.水域面积
2.导致长三角平均浓度空间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年降水量变化大B.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
C.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D.大气治理的区域联动
2022-04-14更新 | 1016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开发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A.技术导向型工业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市场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工业
2.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D.降低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

7 . 制造业回流意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和生产从国外向国内转移的一种现象,它既包括把海外的工厂迁移回国,也包括在国内建设工厂,取代在海外建厂或采购的计划。当前,全球产业转移呈现出以我国为中心,主要向欠发达国家(地区)转移、部分向发达国家(地区)回流的趋势。根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国相比,全球产业由中国向欠发达国家转移向发达国家回流描述正确的是(     
A.向欠发达国家转移,因欠发达国家产业基础较好
B.向欠发达国家转移,因欠发达国家市场规模较大
C.向发达国家回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D.向发达国家回流,能够促进该国就业
2.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吸引劳动力回流
④发展城市第三产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2-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2010年,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进一步集聚发展的趋势,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份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兴发展地区。下图为2007~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各省转移额图。



(1)简述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进一步集聚发展的原因。
(2)简析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份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兴发展地区的自身优势。
(3)说明2007~2010年江苏省电子产业转移额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0-11-07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离散系数是统计学常用统计指标。制造业离散系数大,说明该制造业区域分布差异大,所对应地区集聚程度高。下图示意我国四种类型制造业的离散系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2000年- 2015年间,四种类型制造业中
A.能源密集型向中东部扩散明显B.技术密集型分布最不均衡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空间较大D.资本密集型分布逐步分散
2.形成四种类型制造业离散系数2000-2005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布局B.国家政策C.基础设施建设D.科技进步
3.我国制造业布局的趋势性变化,直接引起了
①产业结构调整       ②能源分布改变       ③人口迁移       ④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0-01-20更新 | 6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