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相继选择减产停产或将生产线外迁,加剧欧洲各国对“去工业化”的担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欧洲高耗能企业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市场萎缩B.能源价格上涨C.交通运输困难D.土地租金上涨
2.有助于缓解欧洲各国应对“去工业化”风险的举措是(     
A.加快煤炭资源开采B.推动能源供给多元化
C.提高工业产品价格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 .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趋势,但近年来该流动趋势有所减慢,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后,引起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历史文化因素
2.导致近年来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用工荒”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B.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升
C.中西部地区资源快速开发D.中西部地区环境的改善

3 .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2021-07-17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山东省嘉祥县是鲁西南经济欠发达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手套加工业;20世纪90年代末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向嘉祥县转移后,当地逐步形成了由上千家手套加工相关企业组成的手套产业集聚,前期主要为欧美品牌做代工生产;2000年以来,一些成规模的手套加工企业先后获得自主出口权。目前嘉祥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手套名城”。读世界手套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90年代嘉祥县吸引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B.市场广阔
C.纺织原料丰富D.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嘉祥手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     
A.节约能源消耗B.降低工人工资
C.打造优质品牌D.开拓国际市场
3.90年代末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向嘉祥县转移后,对嘉祥县不利影响是(     
A.工业化加强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就业增加D.交通拥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现阶段我国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密集型企业大量向西部转移B.大型电子工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C.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D.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由内地向沿海转移
2020-09-12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从中国地图上看,山东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山东,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互补性,势必为山东与日韩等国扩大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而现实情况表明,这种发展潜力正愈益凸现。资料显示:仅今年头3个月,山东与日韩贸易总额就分别增长了12%和34%。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分析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优势在哪里?
(3)产业转移对山东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2020-07-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产业空心化”问题是现在经济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随着产业结构、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一些国家负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使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国家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高科技产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的是(   )
A.巴西B.越南C.印度D.日本
2.关于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业率可能上升B.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
C.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2020-01-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读下图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A.市场、产业基础B.政策支持、资金C.交通位置、技术D.原料、劳动力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A.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2020-11-03更新 | 461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东部地区各项成本的不断攀升,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渐依托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贵州省人力资源丰富,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529.59万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2.5%。2015年贵州省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材料二 下图为贵州省铁路线路图。



(1)分析贵州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的优势条件。
(2)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业转移对贵州省的有利影响。
2019-08-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有
A.先进的科技B.广阔的市场C.丰富的矿产资源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2.产业升级给珠江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有
①用工荒加剧 ②人均GDP下降 ③促进城乡一体化 ④优化产业布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