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再工业化是指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政策,重新重视和发展工业,实现旧工业部门复兴和现代化,并支持发展新兴工业。近年来法国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吸引机械加工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回迁,在国内重建生产环节,设立研发机构,融入数字技术。同时加速风电、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绿色产业的布局,中国某企业已在敦刻尔克老工业区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厂。下图为法国区域略图。

(1)分析敦刻尔克建设新能源电池厂的优势条件。
(2)简述机械加工制造业回迁对法国工业发展的作用。
(3)针对制造业回迁,简述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024-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是我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国。2013年8月5日,由我国企业投资建设的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2019年1月,由斯里兰卡与我国企业联合投资的科伦城港口城项目完成,通过吹沙填海,形成陆域面积269公顷。之后,斯里兰卡政府继续完善电力、通信、安防等配套基础设施,将港口城打造成为国际商业中心”,以提升经商便利度,吸引国际知名的银行、跨国公司等入驻。



(1)简述我国企业投资建设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优势条件。
(2)分析港口城吸引国际知名的银行、跨国公司等入驻对港口发展的意义。
2024-01-11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639平方千米,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7%。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等埋藏条件好,易开采。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如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



(1)指出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说出灵武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3)近年来,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1-21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福建省与台湾省,经济相连,文化相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单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
A.高素质人才流失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材料二:近年来,福建迎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实验区等建设的机遇,由于能源相对贫乏,水能资源开发已经接近饱和,能源形势趋紧。规划到2030年年底,福建省成为中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前三名省份。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地点。这里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每年7级风以上的天数有200多天,八级以上有100多天。如今,福建海岸线从北到南遍布发电风车,一条绿色能源链跃然成型,成为助推福建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下图为福建海岸线部分风电场分布示意图、海上风电场景观图。

(3)海上风电场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中的(     )(单选)
A.海岸带部分B.海岛部分C.海空部分D.海面部分
(4)简述图示“沿海地区风电走廊”大风天数多、风力强的原因。
(5)近年来,福建省海上风电场发展迅速,分析该省发展风电的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三:福建沿海乡村常年以渔业养殖为主导产业,台湾民宿产业发展成熟,品牌、设计、运营等配套产业完善,近年来福建各地陆续出台鼓励民宿产业有序发展的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民宿品牌到福建沿海发展民宿产业。

(6)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原理,分析台湾民宿品牌到福建沿海乡村发展民宿产业的合理性。
2023-12-24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半导体产业有三次明显的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转到日本。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大陆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封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二:图1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大陆半导体制造产业分布图。


(1)分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二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时,美国逐步把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说明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4)据图描述中国半导体企业分布特点,并推测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未来可能出现的转移方向及主要区位条件。
2022-05-02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6日上午,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历经七年多的建设发展,从深圳、汕头两地共管积极性不高到深圳主导全面接管,正式升级为深圳第“10+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地处珠三角平原和潮汕平原之间,距离深圳60公里,西与惠州市接壤,东与汕尾市相连,南临南海红海湾,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9公里,人口约7.65万人,海域面积1152平方公里。汕尾国土面积是深圳的2.7倍,人口是深圳的1/4,而经济实力比较弱,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深汕特别合作区)951亿元,仅仅是深圳的1/25,和惠州比,惠州4103亿,是汕尾的4倍多,而人口仅比汕尾多100万。下图示意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位置。



(1)与惠州市相比,分析深圳市选择在距离更远的汕尾市建立特别合作区的优势条件。
(2)简述深汕特别合作区对深圳未来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1-09-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原料、劳动力B.市场、产业基础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D.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在西部地区的布局将更加分散B.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C.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D.专业化生产将更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州是湖南通往粤西的门户,位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轴线上,是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愿景的强支点和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永州东安县白牙市镇工业园位于县城的东北角,园内已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及水、电、通信配套设施,是东安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下图为永州东安县白牙市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白牙市镇工业园区主要承接的产业类型。
(2)分析白牙市镇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简述白牙市镇工业园区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应采取的措施。
2019-08-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千米,覆盖34个县(市、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读“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区水电站众多的原因。

目前,广汽菲亚特、吉利汽车、比亚迪、中航集团、富士康、戴尔等一批叫得响的大项目已陆续在湘南片区“安营扎寨”。

(2)试说明上述企业向该地转移的原因。

(3)简述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试述上述产业的转入对湘南地区的影响。

2018-11-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区域产业转移

10 .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D.基础设施完善
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
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2018-11-27更新 | 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