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B.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D.各国在中国大使馆
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减少B.北京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D.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2 . 读下图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A.市场、产业基础B.政策支持、资金C.交通位置、技术D.原料、劳动力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A.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2020-11-03更新 | 461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文综地理试题

3 . 产业转移蕴含的技术扩散后使转入地的技术进步显著的现象,称为技术溢出效应。该效应受到转出转入地的距离、社会环境及技术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摩洛哥扼守北非直布罗陀海峡,在西欧的汽车、电子等产业进驻多年后,该国工业研发能力提升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摩洛哥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是(     
①高素质劳动者比例偏低②与转入国距离过远③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低④产业协作条件较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为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获得较大技术溢出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应(     
A.优先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产业转移项目
B.提高人才落户优惠条件,加强职业教育
C.完善投资环境,降低劳动力成本
D.重点发展芯片、航天等高端产业链

4 . 读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Ⅰ表示的是(     
①资金②信息③劳动力④自然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近十年来东、西部间的产业转移,则(     
A.箭头Ⅱ不可能表示高技术产业B.区域甲有廉价资源和低成本的优势
C.区域甲将先进入高科技产业阶段D.区域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迅猛发展
2020-10-29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一个重大战略,河北省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匮乏,阻碍经济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示意图。



(1)指出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2)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2020-10-20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不发达地区往往是产业转移的迁入区,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A.生产成本增高B.环境污染加剧
C.劳动力的成本增加D.丧失大量就业机会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从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2020-10-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油化学工业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产品主要包括燃料油、润滑油、沥青,以及炼油过程中获取的原料,还包括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近年来,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快速发展我国石油化学工业。一些石化产业向东南沿海转移,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等高端化工产业。广州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基地。下图为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1)说明广州市成为重要的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
(2)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心明显向东南转移,试分析其原因。
(3)简析中外合资石化企业进入沪宁杭基地会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9 .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读以上材料及“台湾省对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2.关于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以外销为主
④随着台商往大陆投资增加,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2020-08-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1995年,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改革开放,放宽市场B.经济发展,资金雄厚
C.地域辽阔,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2.2004年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利润空间减小B.中国的环境污染加重
C.中国的市场需求减少D.国际金融危机
3.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外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投资进入中国市场有利于中国(     )
A.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经济收入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开级
C.加快城市化,平衡城市分布D.利用外部资金,改善生态环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