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2020-07-09更新 | 12675次组卷 | 7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投产。2017年,该企业又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可减少运输成本B.可减少贸易障碍
C.利用当地的科技力量D.利用当地的资金投入
2.中国F企业在德国建厂其主要产品在俄罗斯生产,主要考虑俄罗斯(     
A.技术更先进B.市场需求量大
C.环境优良D.矿产、能源丰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量大B.产业链长,相关供应商多
C.对机场、港口的依赖性大D.对当地市场的依赖程度高
2.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的互联互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实现区域内高速轨道交通网络一体化
B.进一步完善跨省市高速公路运输网络
C.扩大国际航空港和海洋运输的吞吐量
D.实现金融业优质服务和人才自由流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增长。


(1)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发展条件的相同点。
(2)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分析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影响。

5 .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2.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2019-12-16更新 | 630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2)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7 . 读“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朝鲜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
B.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D.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2.我国环渤海地区优先承接韩国转移的部分产业,主要目的是
A.积极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B.便于促进区域经济联系
C.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矿产资源优势
D.改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8 . 粤港澳大湾区继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又一项超级大工程正在建设中,这就是一条总长24公里的 “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到中山)。受航运和空运等条件限制,采用了“东隧西桥”的设计方案,其难度堪比港珠澳大桥。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座跨海大桥建设面临的共同自然障碍有
①海域宽阔
②海啸
③海冰多
④台风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深中通道”东段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的首要原因是
A.保障飞机的起降安全B.提高观赏性
C.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D.减少泥沙淤积
3.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转移产业,主要是
A.资金密集型转出B.能源资源不足
C.加强区域联系和协调发展D.改变地理景观
2019-08-26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1-12高三·广东珠海·阶段练习
名校
9 . 2016 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下面小题。

1.下图中四种工业区位选择结构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10 .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由“香蕉带”演变为“金足球”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2019-07-11更新 | 202次组卷 | 4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