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红色旅游开发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江西和湖南两省牢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历史机遇,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两省红色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在两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出现了大批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同时相关企业加强了两省红色旅游路线开发的合作。下图示意红色旅游景区的部分旅游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湘赣两省政府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主要是为了(     
A.提高农业利润
B.加强两地民众之间的凝聚力
C.弘扬传统文化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湘赣两省在红色旅游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可能是(     
A.行政区划的制度障碍B.居民地域文化差异大
C.旅游业从业人口不足D.旅游景区的规模较小
3.相关企业积极加入红色旅游开发项目中的根本目的是(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B.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C.获取更高经济利润
D.扩大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
2023-10-07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4 旅游地理与环境保护(高频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2 . 河南洛阳是中国牡丹之乡,每年4月5日-5月5日举办牡丹文化节。2022年以来洛阳推出了旅游优惠活动,“穿汉服+免门票+免费乘地铁”。读洛阳牡丹观赏园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洛阳推出牡丹文化旅游优惠活动,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提高城市等级 ②增加牡丹销量 ③促进经济发展 ④增加就业人口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洛阳牡丹观赏园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①土地 ②气候 ③水源 ④规划 ⑤交通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
2023-10-0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1 中国人文地理(高频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3 . 二官寨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镇,为土家族聚居地,村寨原生态风貌保留完整,自然环境优美,民风古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出,最终导致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回流,二官寨村开办了大量农家乐和民宿,但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农家乐和民宿建好后,将其交给老人和妇女进行管理,又继续外出打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二官寨村“空心化”现象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影响包括(     
①服务质量难以提升②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③生态环境得以改善④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二官寨村旅游业难以留住青壮年劳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产业类型B.产业规模C.产业基础D.产业附加值
3.二官寨村要想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人口回流,最需要(     
A.增加资金投入,村内建设高端精品民宿B.扩大对外宣传,打造乡村旅游统一模式
C.进行合理规划,改造村内整体空间格局D.进行产业融合,引导旅游业规模化发展
2023-09-27更新 | 35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练21 人口6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频考点提分必刷题(全国通用)

4 . 网上旅游是指利用互联网上的多媒体、3D虚拟和摄像头等技术,在网络中浏览旅游景地信息,以此获得旅游消费心理满足的一种游览方式。在直播经济带动下,各大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达人等纷纷开展网红直播旅游营销业务,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推送等优势,推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宜发展网上旅游的旅游景区应当(     
A.有鲜明的当地特色B.以体验式活动为主
C.基础设施配备完善D.景区占地规模较大
2.网上旅游对于景区的直接影响包括(     
A.促进基础设施建设B.加大景区环境压力
C.扩大景区影响力D.提高当地消费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河北沧州·三模

5 .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由夜间旅游带动发展,以区域文化、商业模式等多要素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空间。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多布局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如图示意2021年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经济水平B.人口规模C.交通运输D.冬夜气温
2.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布局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对旅游景区的影响是(     
①缩短游览时间②干扰旅游活动③实现文旅融合互补④丰富景区业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村坐落于国家4A级景区,开发于1999年,其农家宾馆有着完整的发展脉络和成长线索。某地理研究组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重渡村在常年经营农家宾馆的300余户中,近半数家庭顺利实现了生计传承,其余家庭大多处于父子共营或子代创业阶段,宾馆也由传统宾馆向民宿转变。下图示意重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栾川县重渡村剩余的300家农民自发经营的宾馆能够得以保留,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正确引导B.亲子代优势互补
C.丰富的旅游资源D.信息网络的完善
2.自快速发展阶段开始,亲代放弃经营者角色,传递给子代,主要是因为子代经营能够(     
A.有效响应市场需求B.运用先进管理技术
C.降低宾馆经营风险D.遵循政府规范引导
3.推测栾川县重渡村乡村旅游生计代际传承对当地及景区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管理逐渐规范   ②助力脱贫攻坚   ③夯实产业基础   ④提升旅客体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0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4 旅游地理与环境保护(高频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7 .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为外出郊游或远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住宿场所,有别于传统酒店、宾馆,是人们体验旅游地风俗和文化的载体。燕山脚下的蓟州区,是享誉京津的“城市后花园”,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陆续打造了郭家沟、西井峪等一批精品旅游特色村。近两年,精品民宿在蓟州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酒店、宾馆相比,民宿(     
A.服务更加周到体贴B.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
C.内部装饰更加豪华D.客户接待能力更高
2.近年来蓟州区民宿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交通业的快速发展B.地方政策的扶持
C.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D.景区知名度的提高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蓟州区民宿发展的有(     
①凸显当地文化特色,促进行业差异化发展
②引进资金,进一步增加民宿数量
③注重特色发展,推出主题民宿
④专一发展民宿产业,减少其他产业干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7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产业区位因素(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8 . 海南以环岛旅游公路为载体,通过环岛旅游驿站的核心节点功能,构建了业态创新、配套完备、体验丰富的“交通+旅游”融合的典范,与沿线景区(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立人流物流的有机联系。根据规划,40个不同特色主题驿站链接滨海众多旅游资源,形成一系列“旅游+N”主题消费中心。图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重点驿站分布图,据此完成小题。



1.旅游驿站的主要功能是(     
①观光购物 ②文化体验 ③货物中转 ④市民通勤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驿站反映当地的特色,“莺歌唱晚”驿站位于莺歌海镇,最不适合该驿站发展的“旅游+N”主题的是(     
A.旅游+工业产业园B.旅游+航天科技园
C.旅游+消费服务业D.旅游+特色文化园
3.建设“旅游+N”主题消费中心的最终目的是(     
A.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国土资源开发B.完善交通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C.挖掘产业潜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D.加快村镇建设,带动全岛富裕

9 . 环城游憩带是指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便捷、以近城乡镇景观为主,由观光、休闲、康体、运动、教育等土地利用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研究发现,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环城游憩带区位的主要力量。上海市是我国环城游憩带形成较早的大城市之一。图1示意上海市旅游用地分布,图2为上海市环城游憩带内等游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形成环城游憩带影响最小的是(     
A.游憩需求B.城市规模C.交通通达度D.行政区界线
2.等游线代表到访率,①地等游线出现峰值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旅游用地密集B.布局有火车站C.位于上海西部D.距离市区适中
3.上海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有助于(     
①带动主城服务业的发展②提升郊区的旅游功能③扩大沿海港口腹地范围④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我国西南某镇2008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政策引领和支持下,该镇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规划了可持续发展路径,2017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下图示意该镇可持续发展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镇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     
A.居民出省劳务收入B.种植业机械化生产
C.乡村旅游大力发展D.种植业规模的扩大
2.为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该镇未来需重点(     
①引入知名企业,推动农作物加工
②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③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特色种植业
④加强环境治理,强化梯田管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