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年以前木材、木柴、木炭等
1991~1997年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1998~2009年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2010年至今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生态环境
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2021-07-08更新 | 10739次组卷 | 57卷引用:山东省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试题
2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地处江西赣州市北部的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和将军县,拥有苏园、将军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1996年9月,在兴国“绕了个弯”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车,兴国终于有了第一条直通北京、迈向大江南北的大通道,经济发展实现第一次提速。2019年底,又有一条“绕弯”兴国的铁路——昌赣高铁正式通车,“兴国弯”再次成为热点,兴国由此迈入高铁时代(下图)。2020年兴国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左右。



分析铁路开通对兴国县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1-07-01更新 | 945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试题
3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地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保留着完好的梯田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和文化。曾经有的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为了保护哈尼传统文化,改变贫困落后状况,2018年某科研团队应当地政府邀请,经多方调研和探索,提出阿者科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不租不售、不靠外来资本介入;通过智力援助和当地政府支持,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自我经营和管理,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村集体公司留成30%,村民分红占70%。村民分红按传统民居40%、梯田30%、居住20%、户籍10%执行。


说明阿者科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势。
2021-06-08更新 | 945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地理试题
4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斯洛文尼亚西南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

(1)若在雷卡河修建一座水电站,请评价选址的自然条件。

斯洛文尼亚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加工是该国传统产业,企业众多,门类齐全。近年来,生产纸浆、板材、家具等产品的品牌企业互动合作,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该国木材加工职业教育发达,在卢布尔雅那、马里博尔等地高校设有木材科学、木制品设计等专业。

(2)列举斯洛文尼亚发展木材加工业的优势。

斯洛文尼亚“干草架”(下图)用于风干、存放牧草和小麦等农作物,是当地常见的乡村文化景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该国建立了“干草架”博物馆,“干草架”文化内涵得到扩展。

(3)说出“干草架”体现的农业生产类型,并阐述“干草架”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2021-09-06更新 | 5190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奥委会在选择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时十分为难,在参选城市中很难选择一个既有能力支撑整届奥运会,同时其它条件又适宜的城市。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下,才能最终确定举办地。第24届冬奥会,已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河北张家口市成功举办。哈尔滨作为冬季项目开展活跃的城市,早在1996年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却没能入选成为24届冬奥会的举办地。下图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奥委会在确定冬奥会举办国家和主办城市时,从地理角度看,主要考虑该地的(     
A.经济水平B.海陆位置C.气象条件D.国际地位
2.张家口成为第24届冬奥会举办地,哈尔滨并没有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地。与张家口相比,主要是因为哈尔滨(     
A.降雪量较大B.气温过低C.知名度较低D.地形较平坦
3.冬奥会在张家口举办后,张家口市发展最快的行业可能是(     
A.机械制造B.高新技术C.交通运输D.第三产业
2022-03-22更新 | 140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凉山州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马山镇地处无锡西南郊,太湖西北部马山半岛。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1980年以来该镇经历了传统乡村-乡村工业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过程,也是乡村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变的过程。生产主义解构时期,乡镇企业大量出现,打破了传统生产主义乡村的空间结构。后生产主义时期,多元资本基于“乡村性”建构了一个“城郊农业体验区+休闲度假区+特色制造园区”的多元价值复合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产主义时期,马山镇最突出的功能是(     
①工业生产②居住③作物生产④旅游度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生产主义解构时期,马山镇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土地D.工业基础
3.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建构,有利于(     
A.提高城镇化水平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7 . 从高空俯瞰成都平原,天空浮云悠悠,大地光影变幻,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田间不时出现的丛丛“绿岛”如翡翠般镶嵌在这富庶的平原上,这些绿岛是一种独属于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这个人与自然调适出的诗意聚落,蜀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林盘(引自孙吉《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作家描述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推测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和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是(     
A.地形调节气候B.气候美化环境C.水系增加收入D.植被心理安全
3.近年来,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成都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上升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
4.为保护林盘风貌,振兴乡村,当地将林盘分为农耕型、农家旅游型和生态型,其中农家旅游型林盘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B.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C.提高耕地利用率D.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2022-01-16更新 | 175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淮北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花村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东北部沿海山区。以前,山上土地贫瘠,村道不通,村民争相往镇上搬。自2018年开始,该村修建村道,完善配套设施,开发民宿,发掘旅游景点……现在,村里不少荒地种上了水果、茶树,数民宿依山面海、错落排布,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其间,感受海滨风光与田园意趣,昔日的“空心村”成了热闹的“网红村”。梅花村是霞浦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霞浦县有各类乡村民宿400多家,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下图示意霞浦县地理位置。

   

(1)简述促使村民搬离梅花村的“推力”。
(2)分析大量村民搬离对该村民宿的影响。
(3)分析霞浦县发展民宿的有利条件。
(4)说明发展民宿给霞浦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业农村发展近乎停滞。为扶持国内农业农村发展,日本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构成了日本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日本农业实现了高端化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下表为日太不同阶段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统计和政策目标。

阶段出台政策中的高频词语(次数)政策目标
阶段①1947-1985年组合(2667)土地(1997)集中生产,盘活地方
协同(810)公共(1438)
阶段②1986-1998年维修(324)设施(143)开发乡村旅游
基础(218)市民(76)
经营(187)都市体验(51)
阶段③1999年至今养老金(306)保险(319)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肥料357多样(298)
(1)分析日本乡村振兴起步时面临的突出问题。
(2)为了推进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阶段③出台政策的高频词语中任选2个,推测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
(3)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条件。
(4)简述日本乡村振兴对我国的启示。
2023-03-30更新 | 71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我国西南某镇2008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政策引领和支持下,该镇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规划了可持续发展路径,2017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下图示意该镇可持续发展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镇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     
A.居民出省劳务收入B.种植业机械化生产
C.乡村旅游大力发展D.种植业规模的扩大
2.为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该镇未来需重点(     
①引入知名企业,推动农作物加工
②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③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特色种植业
④加强环境治理,强化梯田管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