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环境污染与防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为了缓解气候危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减少。碳排放交易就是把碳排放作为-种商品来进行买卖。通常政府对能耗企业碳排放历史进行调查。然后为该企业设定在未来某个时段内可以排放的配额。如果企业甲在该时间区段的排放高于配额。则需要到市场上速进行购买。或者通过技术改造减少碳排放。而排放就低于配额的企业,则可在市场上出售剩余配额,获得经济报酬。


(1)简述政府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目的。
(2)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中。实施难度很大,推测可能存在哪些方面的原因?
2022-02-01更新 | 464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14 选修地理(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2 . 成都平原的西侧有绵延千里的高大山脉。下图是成都市民在中心城区拍摄的山脉上的幺妹峰(6250米)照片,山峰中纯白颜色是阳光照耀下的积雪。下表是2017年至2020年在成都遥望雪山的逐月天数记录。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7年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0015116957420
2018年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1117614846710
2019年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00275912119721
2020年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1572111112116310

1.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2017年12月的日出后B.2018年6月的日落前
C.2019年2月的日落前D.2020年7月的日出后
2.近年来,成都市民每一年能够看到幺妹峰的天数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空气质量逐步改善B.空气质量逐步下降C.观测手段越来越好D.观测条件越来越差
3.在成都遥望雪山,可以看到无与伦比的“城市天际线”,那波状起伏的连绵的雪峰像是挂在城市背后的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如果外地的“追峰”族们想有机会观赏到“西岭千秋雪”景观,选择来成都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10-20更新 | 581次组卷 | 8卷引用:自然地理卷0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拔高卷(山东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王漂向欧洲沿海。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________ ,其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_________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_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_________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 __________________ (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2019-01-30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1)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16日正值大年初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除夕夜与鞭炮似乎自古以来就被绑定在一起,不可分离。有人认为如果春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那么就没有年味儿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得到大众的重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旧习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仅只是空气污染这一弊端,还有噪音污染、增加火灾发生率、人员伤亡、增加清洁工的工作量等不利影响。


结合材料,说出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针对环境保护与鞭炮旧俗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018-11-08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4 环境保护-备战2021年浙江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医院垃圾是指医院内可能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污染性垃圾,既包括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医务人员日常生活造成的生活垃圾,如剩饭、果皮等,也包括由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垃圾,如注射器、纱布、棉球、人体器官、呕吐物等。医院垃圾中所含病菌是普通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院垃圾被列为第一类,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成为病疫的传染源。


分析医院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
2017-06-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6月8日 《每日一题》 周末培优
6 . 阅读下面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9月7日是第四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为“共护清洁空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接连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天气的发生与PM2.5浓度密切相关。下表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采样点及环境状况PM2.5浓度/(ug/m3
老城区。城区以南1000米是煤矿,城区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火电厂170
煤炭工业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公路340
(1)根据材料推测该市检测点PM2.5污染物的可能来源。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2020-03-25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26 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扫描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19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2019-01-18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6月9日 《每日一题》 每周一测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9 . 202231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塑料污染对淡水和陆地环境中的迁移物种产生了不利影响。湄公河等河流每年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排放20万吨塑料污染物。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我国在澜沧江下游建设水利枢纽,对湄公河流域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旱涝灾害的威胁减轻②年径流量增大③河流枯水期流量增大④解决枯水期用水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湄公河的水质受到沿岸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减轻水污染,沿岸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清洁生产,污水预处理后再排放
②修建水库,使流量趋于稳定
③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④控制汽车数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0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A卷·高中名校好题基础达标卷

10 . 研究发现,强大的极地涡旋(位于对流层中上部至平流层,绕极地高空旋转的冷性低压系统)阻碍了臭氧的输入,是形成极地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臭氧空洞多出现在南极,而北极较少出现。2023年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报告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较低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北极同时出现B.出现处臭氧浓度为零
C.夏秋季面积最大D.主要出现在平流层
2.造成北极地区较少出现“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B.海水运动C.下垫面状况D.人类活动
3.若南极臭氧空洞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将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强B.全球年总降水量增多
C.南极海洋浮游植物减少D.南极平流层气温升高
2023-05-14更新 | 1064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