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环境污染与防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1-09-06更新 | 4440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青草沙水库位于长江南支入海口的长兴岛,圈围近70平方公里的水面,是上海市多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地。下图示意青草沙水库工程及其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比较,青草沙水源地的优点是(     
①水质较好②水量稳定③输水泵站用电少④上溯海水影响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每年5~9月,青草沙水库采取“上游水闸引水,下游水闸排水”的运行方式,主要目的是(     
A.保障围堤安全度汛B.减少库区泥沙淤积C.预防水体富营养化D.利用水位落差发电
2021-05-13更新 | 2486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
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①地震、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2021-04-28更新 | 1523次组卷 | 14卷引用:黄金卷1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苏里江流域湿地不仅有森林、灌木、草本和水生生物等建构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还有丹顶鹤等上百种珍稀动物“定居”于此。乌苏里江流经湿地时,表层土壤在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同时,众多的营养物质也被储存其中,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养料。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垦和用水的增加,流域内很多自然湿地都在萎缩。如今,伴随着黑瞎子岛等众多湿地被设立为自然保护区,越来越多的自然湿地得到了保护。



(1)简析乌苏里江流域设立湿地保护区对当地生态安全的意义。

2005年11月13日,一起石化公司泄漏事件,导致污染物硝基苯流入松花江,形成的污染带在松花江口注入黑龙江,污染带又沿着黑龙江向东流入了俄罗斯境内,最后注入太平洋。


(2)说出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对黑龙江及沿岸地区的主要影响。

近百年我国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1.43℃,是全球升温速率的两倍。气候变化剧烈、暖干化趋势明显、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给该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大豆中熟品种北移至松嫩、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大豆的中晚熟品种北移至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晚熟品种北移至辽北地区。


(3)简要评价气候变暖对三江平原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2021-11-29更新 | 47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拉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多地推广。图7为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系统(     
A.机械分拣是有效运转的前提B.杂物和废渣是各工艺的原料
C.能够完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D.可以在家庭厨房中广泛推广
2.厨余垃圾分类(     
A.首先应在广大乡村地区推B.处理厂应布局在住宅区附近
C.应进一步增加相关配套产业D.产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范围
2021-02-22更新 | 46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6 .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国际舆论的质疑和反对,正式决定将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据美国《科学》杂志分析,虽然这些核废水受过处理,但依然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且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国际海洋科研机构预测,57天后核污水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只需三年美国和加拿大将被污染,10年后整个太平洋都将被污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科研机构利用GIS模拟核废水扩散路径,需要输入的主要信息源有(     
A.表层洋流分布B.大气运动状况C.板块运动趋势D.生物迁徙路径
2.日本核废水排海的危害有(     
①毒害海洋生物,继而威胁人类健康②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③排海后,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和环境风险都将不可控④会以长久、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使海洋渔业受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7-09更新 | 54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底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上百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核泄漏事件(     
A.属于突发性环境事件B.具有发生的可控性
C.造成的影响范围较小D.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核废水排放入海会(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   ②加快水循环速度,污染陆地河流
③消除核废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   ④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为降低核废水可能造成的环境安全风险,邻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加强沿海海水和大气等环境监测与预警   ②禁止任何出海行为,避免在高危区活动
③外交抗议并阻止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废水   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商谈判,合作应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6更新 | 51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河道不但是城市的景观资源,也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太原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汾河太原城区段(汾河景区)污染与治理”为研究课题进行探究。下图中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汾河景区疯长的水草。

(1)说出汾河景区水草疯长的原因。
(2)请你根据课题,帮助他们拟定汾河景区水污染调查的主要内容。
(3)除水体污染外,我们还应该关注汾河景区或流域的其他环境问题。请为学习小组设计两项研究课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国务院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几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武汉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升级。

从武汉建筑业协会获悉,2019年武汉市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仅次于北京,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因而不难想象这其中产生了大量建筑废弃物,将对武汉市容及环境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020年3月17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官方微博发布了32张感谢各省援助医疗队的海报,图三为其中之一.4月26日起,武汉市各旅行社可恢复运营。图一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二为武汉某地建筑垃圾堆放景观图。



(1)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简述促使武汉市从“钢城”向“芯城”升级的原因。
(2)说出“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所体现的景观欣赏方法并为恢复后的武汉旅游提出合理建议。
(3)指出武汉建筑垃圾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2021-02-21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故都的秋在作家郁达夫眼中是美好的,但前几年北京的秋冬季常常有雾霾“光顾”,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北京市某中学同学展开了对雾霾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问题一:北京的污染物除了本地排放,还有来自哪里的,它们是如何影响到北京的?

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外地污染物主要来自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等地。

资料2:空气质量状况划分表。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资料3:某年,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气压图(单位hpa)如下图。



(1)同学们根据以上资料得到了如下结论:
9日08时,北京以____(上升、下沉)气流为主,空气稳定,开始出现污染;10日08时,北京吹____风,将沧州、廊坊等地的污染物带来,空气质量指数开始升高;10日20时,北京吹西南风,将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的污染物带来,空气质量状况达到____。12日08时,北京吹____风,与10日20时相比,此时风速较____,判断理由是____。污染物逐渐消散,空气质量好转。
(2)同学们是从____和风速、风向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总结的。

探究问题二:地形对北京污染状况的影响。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北京地区的污染与局地大气运动状况密切相关,其中山谷风等局地环流对污染物的输送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3)请根据白天山顶与同海拔平原上空气温差异,在下图中该时段的热力环流状况为____(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流动。

据图可知,此时段对北京近地面污染物传输方向有直接影响的是____(填图中序号),其将污染物从____带到____

探究问题三:除了控制污染物,北京市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缓解雾霾的措施。

同学们查阅到了北京市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划布局方案(如下图所示):建设500米、80米等不同宽度多条通风廊道,廊道串起多家公园,区域内建设大面积绿地并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



(4)请你试着解释以上措施对缓解雾霾的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022-01-0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统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