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环境污染与防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2 道试题
2019·江苏·高考真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施用7种农药。下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下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环境资料(mg/kg)水环境资料(mg/L)

氟化物硫化物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区0.12231837130110.40.90.60.30.10.1
B区0.646711291162360.31.70.90.80.51.3
合格标准≤0.6≤100≤300≤300≤250≤50≤1≤2≤1.5≤1≤1≤1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2019-06-10更新 | 3575次组卷 | 17卷引用:地理-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三)

2 . 下图中的M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区渔业资源丰富,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四周牧场连片。为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为此,湖区管理部门制定了长远的治理规划,尤其是工业布局向北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湖水质恶化最主要的污染源来自(     
A.水产养殖B.牧场放牧C.海水倒灌D.石油工业
2.应对湖泊污染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水产养殖由淡水转为海水养殖B.修建大型挡潮闸阻挡水交换
C.牧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D.湖区炼油设施移到入海口

3 . 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西部水量大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A.丰水年份夏季B.枯水年份冬季C.丰水年份冬季D.枯水年份夏季
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C.水质恶化D.湖口水闸建设
2021-09-07更新 | 1498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东南临黑海。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在罗马尼亚东部注入黑海,但入海口没有大型港口。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曾经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下图为罗马尼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罗马尼亚地理环境特征是(     
A.地势北高南低B.地中海气候为主C.河流无结冰期D.河流水系较发达
2.多瑙河入海口没有大型港口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海陆之间落差较大B.入海口水流速度快
C.河口沼泽分布较广D.货物运输需求量小
3.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流入河流的危害是(     
A.河流上游鱼类死亡B.引发国家之间矛盾
C.罗马尼亚饮水短缺D.莱茵河的污染严重
2021-11-07更新 | 188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1-2002学年高三11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5 .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
②盆地地形,污染气体不易扩散
③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大
④受温室效应影响,多气旋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属于缓解墨西哥城光化学烟雾污染合理措施的是(     
A.炸开南、北两端山地,形成南北通风道,减轻污染
B.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C.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D.污染期间严格禁止私人汽车出行和工厂的生产活动
2021-02-21更新 | 188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三期末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界首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政策D.劳动力
2.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原料丰富B.土地价格低C.动力充足D.协作条件好
3.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A.实现废物零排放B.解决实产资源不足C.提高资源利用率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2021-10-13更新 | 179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2019年10月底,上海市约1.2 万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为80%,而在2018年底,这一数据还只是15%。继上海之后,“垃圾分类”政策席卷全国。如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8年底相比,2019年10月,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素质大幅度提升B.政府激励约束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提高D.垃圾分类合理化
2.图示新型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的优点是(     
A.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的产量
B.杜绝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3.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较慢,相较于城市,农村推进慢的主要原因是(     
A.有害垃圾少B.政策支持少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D.垃圾分类条件不成熟
2021-11-25更新 | 1815次组卷 | 27卷引用:考点69 环境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8 .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
2018-10-23更新 | 4320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科、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B.技术C.资金D.劳动力
2.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产业集聚B.降低运输成本C.提高规模效益D.促进产业协作
2019-04-12更新 | 2880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热量收支失衡C.地面辐射不变D.大气逆辐射会减弱
2.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可能导致我国(     
A.1月份0°C等温线南移B.内外流区界线西偏
C.人口地理界线西移D.天山雪线海拔升高
3.以下举措有助于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是(     
A.东部地区发展水电B.东北优化产业结构
C.中部地区开发风能D.西北地区全面造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