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污染及其成因(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程海地处云南西北部,1690年前后水位快速下降,形成封闭型湖泊。近年来,程海水体富营养化渐趋严重。受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程海湖水的垂直分层季节差异显著,夏季出现稳定的热力分层,冬季热力分层消失。在缺氧环境下,底泥中的有机盐分更容易被降解矿化,释放出营养盐类。下图示意程海不同季节水温、溶解氧随深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大部分湖泊不同,程海冬季表层浮游生物量仍较大的原因(     
A.纬度较低,冬温高B.比热容大,温差小
C.水质好,生长快D.天敌少,安全性好
2.程海湖水热力分层季节差异对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影响的正确叙述(     
A.夏季热力分层稳定,表层与底层湖水交换活跃
B.夏季表层与底层湖水交换少,底层缺氧矿化
C.冬季热力分层消失,底层营养盐类丰富
D.冬季表层水温低,表层与底层湖水交换少
3.与长江中下游湖泊相比,程海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更高的原因(     
A.人口密度小,人为干扰少B.山区水体流速快,携带营养物质多
C.湖泊封闭,更新周期长D.垂直地域分异大,生物多样性丰富

2 . 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以水质安全为例,如果水质劣于所需的等级,就会产生与受害主体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图1示意2021年我国地表水质状况及各主体安全用水范围,图2示意三种不同用水类别环境安全临界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中a、b、c所代表的用水类别依次为(     
A.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一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B.一般工业用水、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农业用水
C.农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
D.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农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
2.若某地V类水大规模用于水产养殖,最有可能导致(     
A.小球在临界值左侧摆动,该地区产生环境安全问题
B.小球缓慢移动到临界点,该地区产生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C.小球处于临界点上,该地区不会产生环境安全问题
D.小球从左向右越过临界值,该地区产生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
2023-07-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滏阳河属海河支流,流域内的滏阳城(城址为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县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近年来,由于流域内污染物的排放,滏阳河水质日趋恶化,以点源污染为主,其中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为谋求转型发展,当地建设开发区打造千亿产业园,同时还开展旅游强县规划。下图示意滏阳河流域。

(1)简述历史上在滏阳古城处形成聚落的气候条件。
(2)从保障环境安全的角度,提出解决滏阳河点源污染的生产生活措施。
(3)滏阳河为了转型发展探索了两种模式,你赞同哪一种转型模式?请任选其一分析。模式1: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请分析科技强县的合理性。模式2:利用滏阳河的文化资源,请设计旅游强县的旅游项目。
2023-04-23更新 | 4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百校联盟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A.中巢湖北部B.中巢湖东南部C.东巢湖东部D.西巢湖西北部
2.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21更新 | 164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中四条折线分别表示某河段①污水排放量、②人口数量、③流量、④渔业资源量等四个因子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各时段四条折线的变化看,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人口数量变化与渔业资源量变化有关系
B.渔业资源量变化完全取决于污水排放量的变化
C.渔业资源量的变化与其它三个因子没有关系
D.如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和污水排放量,渔业资源量取决于流量不同时间段
2.渔业资源量在(2)(3)时段出现峰值,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污水排放有助于鱼类生长,所以(2)(3)时段①④峰值同时出现
B.渔业资源量峰值只反映自身的变化,和污水排放量峰值同步纯属偶然
C.流量影响河流自净能力,渔业资源量峰值出现与①③折线的变化密切相关
D.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渔业资源量峰值的出现与人口数量肯定有关
2023-02-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截至2020年,日本已经累积了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储存在1044个巨大的钢铁储水罐中(如下图所示)。2020年10月16日,日本政府发出声明,决定从2022年开始持续30年将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全部直排入太平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核污水直排入太平洋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加剧全球气候变暖④加剧日本山区水土流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关于日本核污水处理的建议较合理的是(     
A.倾倒在人口分布较少的内陆B.加强技术突破,改进核污水处理方式
C.集中填埋在沿海海底的深处D.分散排入至不同海域,降低危害程度

7 . 随着“生态福建”理念的推进,全省范围内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表1是福建省两个湖泊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措施比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湖泊修复前问题生态保护修复模式、措施
闽湖两市三县交界地带,网箱养殖、垃圾等污染源多、水土流失较重,生态结构较复杂、治理难度大。采取“整治--修复一保护一利用”和“跨区联动、同步推进”的措施;“闽湖为中心、湖周环境全范围”的综合治理,采用“以点带面”的治理模式。
常上湖由村庄内湖和通河外湖组成,养鳗场、垃圾等污染源多、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湖底淤泥沉积。形成“以线带面”的治理模式;注重对“山、水、林、田、湖、草”的景观利用,营造“处处见水、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观。

1.两湖生态修复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B.网箱养殖污染C.养鳗场污染D.湖底淤泥沉积
2.下列选项中能体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理念的是(     
①集中对湖中、湖面、湖周、库周进行综合治理②闽湖采用“以线带面”的治理模式
③“湖泊+村庄+农田”的协同治理④大力清理常上湖内湖湖底淤泥至外湖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2-07-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重金属毒性大,不可降解且易积累,进入河道的重金属绝大部分会被悬浮物或底泥吸附而沉积到河道底部。江苏省苏州市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城镇化进程最为迅猛的地区,在发展中曾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下图示意苏州古城区河道底泥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指数越大,风险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州古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潜在风险的分布特点是(     
A.Cd污染以环城河最为严重B.古城北部大于环城河
C.干将河Ni风险为中等风险D.干将河大于古城南部
2.下列地区的河道底泥重金属中,苏州需重点关注的是(     
A.古城南部的PbB.环城河的PbC.古城北部的CrD.干将河的Cr

9 . 下图为某利用水循环原理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原理是将污水缓慢流过坡度为2%~8%的地面,利用土壤和草本植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该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A.生态处理,维护方便B.占地较少,节省投资
C.绿化荒地,美化环境D.全天候运行,效率高
2.该污水处理系统对地面坡度的要求在2%~8%之间,目的是(     
A.降低坡面流速,防止形成洪涝灾害B.增加污水下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控制污水流速,提高污水净化效果D.减轻地面侵蚀,有效降低土壤污染

10 . 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2.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2022-06-13更新 | 8910次组卷 | 6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