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污染及其成因(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 道试题

1 . 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2.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2022-06-13更新 | 8960次组卷 | 67卷引用:第9-10题: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备战2023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华北地区某河流水体溶解氮浓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过量施用。某规划设计院在该河下游建设人工强化湿地,通过泵站将河水引入湿地,净化后流入水库。下图示意人工强化湿地各种水生植物、拦水坝等的布局。



(1)该湿地进水口溶解氯浓度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说明其原因。
(2)据图指出该湿地净化溶解氮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022-06-15更新 | 5263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19 建议措施类-【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全国通用)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2020-07-08更新 | 7857次组卷 | 38卷引用:题号押题8 第44题:选修6—环境保护选考题-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课标全国卷)

4 . 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A.中巢湖北部B.中巢湖东南部C.东巢湖东部D.西巢湖西北部
2.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21更新 | 165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紧密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粤港澳原配件-北部湾制造-东盟组装出口”电子信息产业链,逐步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1)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担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优势条件。

人工渔礁(如上右图所示)是在沿海大陆架设置的海底堆积物,可吸引鱼类聚集、栖息,能使海水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鱼礁表面可附着藻类与贝类,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减少赤潮发生。2022年11月,北部湾海域首次投放人工鱼礁。

(2)概述投放人工鱼礁对北部湾海域渔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LNG(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便于运输和储存。近年来,随着进口LNG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LNG接收站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北海LNG接收站是我国西南沿海首个大型LNG终端,能接收从LNG船运来的产品,并储存、再气化后供给用户。

(3)阐述建设LNG接收站对我国能源与环境安全的意义。
2023-03-31更新 | 150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2019-06-08更新 | 8099次组卷 | 18卷引用:题号押题8 第44题:选修6—环境保护选考题-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课标全国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

农田氮肥的大量施用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生态沟渠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等方式拦截处理水体中的氮素。下图示意湖南某地生态沟渠的位置。


(1)描述生态沟渠的位置特征并指出这样布局的优点。
(2)除了建设生态沟渠以外,该区域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氮素水污染?
2021-06-30更新 | 4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将落户象山,该项目包括航天发射场和航天配套产业园。图1为长三角部分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分布图。

材料二蓝碳,又称“蓝色碳汇”或“海洋碳汇”,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2023年2月28日,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举行全国首单蓝碳拍卖,象山西沪港的2340.1吨蓝碳成交额近25万元。图2为象山港海域渔业分布图。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减少,象山港海洋水质逐渐改善,图3和图4分别为2010~2019年象山港入海污染物总磷(TP)和总氮(TN)的浓度变化。

(1)简述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分析象山县发展蓝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3)从海洋空间资源的角度指出象山县可以发展哪些能源产业。
(4)从污染源的角度,指出象山港海域水质得到改善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21世纪初,昆明市政府对滇池实施了环湖截污、入湖河道整治等工程进行污染治理。滇池草海因底泥疏浚等措施强度大,治理效果较好,外海富营养化问题仍未解决,每年蓝藻水华依然严重。某研究院对滇池外海2002—2018年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滇池外海北部甲区域是水华高发区且水华现象相对较严重的区域。同时将所有水华事件发生时的风速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当风速处于最大区间即>5m/s时,滇池外海所有区域水华面积比例最小。图为滇池水系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区域是蓝藻水华高发区且水华现象相对较严重,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东北部河流带来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B.西南风使藻类漂移聚集
C.水域封闭,水体更新慢D.东北部河流密集,水体滞留时间较短
2.当风速>5m/s时,滇池外海所有区域蓝藻水华面积比例最小,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大风驱动漂浮物沿水面移动和聚集B.蓝藻易上浮并聚集在表层
C.湍流混合强烈,蓝藻的上浮受到抑制D.风速大,大气的净化能力强

10 . 青草沙水库位于长江南支入海口的长兴岛,圈围近70平方公里的水面,是上海市多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地。下图示意青草沙水库工程及其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比较,青草沙水源地的优点是(     
①水质较好②水量稳定③输水泵站用电少④上溯海水影响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每年5~9月,青草沙水库采取“上游水闸引水,下游水闸排水”的运行方式,主要目的是(     
A.保障围堤安全度汛B.减少库区泥沙淤积C.预防水体富营养化D.利用水位落差发电
2021-05-13更新 | 249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5月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