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花刺病(下图)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鲜艳的黄色花朵和满身的刺而得名,是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黄花刺茄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以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养料和水分作为生存的基础,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被世界各国列为入侵物种。我国于1982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该物种,后续十几年间,吉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相继发现了该物种。



结合材料分析黄花刺茄入侵对当地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2 . 东北虎位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为大型肉食性动物,其繁殖期在冬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我国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总面积1.46万平方千米,保留了东北虎原始的生存环境。公园每年冬季购置稻谷、玉米等饲料两万斤,对动物进行大规模野外投食。


分析东北虎豹公园冬季需要购置饲料进行野外投食的原因。

3 . 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 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江豚,我国在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研究人员发现江豚与鱼类一样有早晚摄食规律。下图示意长江的一段封闭河流故道(江豚研究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人员发现在③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
A.觅食活动B.避免阳光照射
C.水温适宜D.躲避人类干扰
2.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因为人工池
A.水浅光照足B.水浅空间小
C.江豚生存适应性弱D.受人类活动影响多
3.推测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是
A.①区域B.②区域C.④区域D.⑤区域

4 . 外来植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下图为根据文献报道统计的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外来入侵植物种数。


比较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差异并分别说明成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生物逐渐进行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材料二:丽江雪桃产自该区的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下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



(1)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2)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3)专家建议在丽江地区扩大丽江雪桃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19-04-04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地理一环境保护]

白鹤是极危物种,全球仅存3500-4000只,其中约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以前白鹤主要在鄱阳湖浅水和泥滩中挖掘苦草的冬芽为食。近年来,鄱阳湖水生植被退化严重,农业用地已成为白鹤的重要觅食地,收割之后散落在农田里的稻谷和藕已成为白鹤的重要食物来源。鄱阳湖周边农业用地距离居民区较近,散养了多达1400万只家禽,由于白鹤与家禽争食,养殖户会驱赶白鹤,干扰白鹤觅食。


分析白鹤生存环境变化对其生存的威胁并为保护白鹤提出建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岭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一“洞穿”秦岭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将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调水到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
       材料二没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
     
(1)分析秦岭物种丰富的原因。
(2)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3)分析渭河干流不宜建设水电站的自然原因。
(4)说明修建“引汉济渭”工程的原因,并简述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的生态意义。
2019-03-05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2019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8 . [地理 选修 6:环境保护]

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我国江苏省于 1979 年引入。


互花米草从早期的人为扩散演变为现在的自然扩散,对江苏省的海滨湿地造成严重的危害。
2019-02-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漳浦一中、漳州一中、厦大附中、漳州正兴学校、漳州实验中学”五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苇多生长于浅水地区,具有通气组织,能净化水质,同时为湿地提供丰富的有机物。位于辽东湾北岸的辽河三角洲分布有广阔的芦苇集中生长区,该地区于1988年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斑海豹,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鱼类为主要食物。每年12月进入渤海辽东湾,1~2月在厚厚的浮冰上产崽,3~4月进行育肥,5月逐渐游回西北太平洋北部地区。斑海豹繁殖时期,需要洁净且安静的环境,充足的食物。辽东湾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斑海豹最理想的“产房”和栖息地。下图示意辽东湾附近海底地形(单位:米)。

(1)分析辽东湾水质较好的原因。
(2)辽东湾冬季海冰厚度大,试简析其成因。
(3)说明辽东湾斑海豹食物充足的原因。
(4)试简述辽东湾成为斑海豹最理想“产房”和栖息地的理由。
2019-02-1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水平冲刺卷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南北长4 352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有漫长的边境线。智利东邻阿根廷,两国之间的联系以公路运输为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位于国家中部,临近该国最大港口瓦尔帕莱索港。下图为智利、阿根廷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智利北部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大气质量而成为天文观测的首选之地。2013年,总投资13亿美元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在阿塔卡马沙漠投入使用,其清晰度为哈勃望远镜的10倍以上,是迄今全球投资最大的天文台。预计到2020年,智利将再建5个天文台,届时智利将集中世界上70%的天文台。

材料三 智利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植物物种有2200种以上。


(1)简述智利首都选址在圣地亚哥的原因。
(2)分析智利与阿根廷两国间联系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原因。
(3)简述智利北部地区设置天文台的有利条件。
(4)分析智利物种丰富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