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野牛以树叶、嫩芽、野草为食,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森林和草原。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如下图)位于云南省南部,区内生活的亚洲野牛数约占全国总数的25%。2005年开工建设的糯扎渡水电站是云南省最大的水电站,于2012年开始投产发电。2018~2019年,该自然保护区内开辟了逾50亩食物源基地,并修建多个硝塘,为亚洲野牛补充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结合材料,分析该地水电站的建成对亚洲野牛影响较小的原因。
(2)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亚洲野牛对维护当地生态安全的意义。

2 . 沙丁鱼最适宜水温是14-20℃。每年固定时间,数以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出发,一路顺着冷水带向北迁徙到南非的德班海域,迁徙时会形成6-7千米长的鱼群带,宽度可达1-2千米,深度达30米。在沙丁鱼迁徙的过程中,数以千计的海豚、鲨鱼和数十万计的南非鲣鸟,正虎视眈眈的守在沿岸,等待这一年一度的海洋盛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分析,沙丁鱼迁徙的固定时间最可能是(     
A.2-4月B.5-7月C.9-10月D.11-12月
2.南非沿岸冷水带的成因主要是(     
A.纬度高,水温较低B.西南风加速水温降低
C.夏季沿岸流增强D.南部冷水北上
3.沙丁鱼成群迁徙的原因不可能是(     
A.领头鱼为鱼群指明迁徙方向B.个体被攻击的可能性更大
C.整齐划一的行动迷惑捕食者D.用庞大种群数量保护自己

3 . 某河位于哥伦比亚中部人烟稀少的山区,该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由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
A.根茎抓力强B.叶片较厚实
C.根系欠发达D.叶片较宽大
2.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
A.雨季泥沙多,营养丰富B.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
C.旱季转雨季,光照减弱D.旱季降水少,热量充足
3.为了保护河苔草,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关闭附近工厂,消除河流污染B.下游修建水库,减少河流泥沙
C.限制景区客流,减少生态破坏D.上游修建大坝,降低河流流速
2022-10-18更新 | 914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卡杜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那里保存着罕见的原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卡卡杜国家公园内地貌高低不平,分为几个不同地区:由沙滩和丛林构成的海潮区;雨季时变成沼泽的水涝平原区;低地区;陡坡及沉积岩孤峰区;高原区。卡卡杜的年平均气温为34℃,年降水量为1100-1500mm,有界限分明的雨季和旱季。全年9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每年4月到9月是旱季,很少有降水,土地非常干旱。



(1)推测卡卡杜国家公园沉积岩孤峰区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公园夏半年降水量状况的成因。
(3)试分析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的自然原因。
2022-08-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湿地沼泽面积曾达3000km2,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黄河流经这里后流量增加30%。该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繁殖区。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m的高原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为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下图示意若尔盖湿地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说明若尔盖湿地水分的收支状况。
(2)分析若尔盖湿地利于黑颈鹤种群生存繁殖的原因。
(3)说明设立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构成,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a所示)。其山顶附近的九龙池,是一处常年云雾缭绕、面积较大的亚高山湿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珙桐、黔金丝猴、髭蟾等众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2018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图b示意梵净山地形分布。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九龙池成为古老生物避难所的原因。
(3)说明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濒危物种保护的作用。
2022-06-17更新 | 74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四川盆地是外来植物入侵严重的地区,区域内分布着人口集中、资源交流频繁的城市生态系统,极易造成入侵植物定植和扩散。下表示意成都等四川盆地代表性城市5种生态系统中外来植物入侵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系统调查样本总量入侵植物样本量入侵率/%
道路14964.29
荒地1010100.00
农田11872.73
湖泊6583.33
河流77100.00

1.影响四川盆地代表性城市外来植物定植和扩散的重要因素是(     
A.气候B.河湖水质C.土壤D.人为干扰
2.防治四川盆地城市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方式是(     
A.改善河湖水质B.加强人工管控C.减少荒地面积D.引进植物天敌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树袋熊,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部,主要以桉树叶为食。树袋熊集中分布区也是人类喜欢的定居之地。因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树袋熊面临很大的生态威胁。当地居民认为,人类集中居住干扰了树袋熊的生活,于是把房屋分散修建于桉树林中。可事与愿违,人类分散居住反而对树袋熊造成更大的威胁。图1为树袋熊景观图,图2示意澳大利亚地形分布。



(1)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气候的成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人类分散居住对树袋熊造成更大威胁的原因。
(3)为了保护树袋熊,有专家提出应将当地居民迁移出树袋熊集聚地。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2022-02-2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分布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从海滨到海拔1412米的主峰,孕育了3000多种植物和4700多种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东南亚、南美等地的热带雨林相当。雨林内古树参天,外观层次复杂,具有极高的水土保持功能。



(1)简析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说明尖峰岭热带雨林水土保持功能强大的原因。
2021-12-03更新 | 50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2021-09-22更新 | 572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