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火烧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对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土壤、水文及微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荒漠湿地芦苇植物群落火烧后第一年干扰样地和未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研究发现,火烧干扰后芦苇植物群落的植物萌芽时间提前,枯黄时间推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表明,火烧造成该植物群落(     
A.盖度降低B.高度升高C.密度增大D.生长期缩短
2.该地植物发芽时间的提前,主要是因为火烧导致(     
A.地温上升速度快B.表土含水量升高C.太阳辐射增强D.土壤有机质增加
3.根据材料可推断。该地火烧后入侵的植物(     
A.喜凉忌B.喜光耐旱C.喜阴忌晒D.喜湿耐寒
2022-01-17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期间,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我国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悉尼正值红叶观赏时期D.日落之前象影朝向东北
2.关于此次亚洲象“离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亚洲象北迁B.保护区亚洲象繁殖速度较快
C.西双版纳植被茂密食物充足D.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象栖息地
2022-01-13更新 | 1076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根系发达,喜湿、耐盐碱、抗风浪,有“海岸卫士”之称。红树林与珊瑚礁一样都是“陆地建造者”。近年来,广西北部湾沿岸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引起了政府的极大关注。



(1)分析红树林在促淤造陆中的作用。
(2)简述我国保护红树林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4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12月27日,以“我与候鸟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第六届安徽安庆菜籽湖湿地观鸟节开幕式在菜籽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菜籽湖湿地已成为南飞候鸟的天堂,冬季约142种、5万余只候鸟在菜籽湖湿地越冬,菜籽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539公顷。下图为菜籽湖湿地位置示意图。


(1)说明菜籽湖湿地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优势条件。
(2)说出菜籽湖湿地举办观鸟节的环保意义。
2021-12-20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渔业资源显著减少。2019年,我国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等重点水域逐步实行合理期限内禁捕的禁渔期制度,到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现常年禁捕。


(1)根据材料指出长江禁捕带来的影响。
(2)针对长江禁捕的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城市中栖息着很多野生动物,从城市中心到城市郊区乃至城市与荒野交界的边缘,都有野生动物努力适应着破碎的生境。专家研究发现,部分野生物种在城市的数量快速增加,分布范围也在扩大。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为例,2015年,上海在40余个小区发现了貉的身影,到2020年,上海有貉的小区数量达到150余个。


在城市中野生动物增加的情况下,说明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途径。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11日,一场并没有被外界给予足够重视的会议在中国昆明拉开了序幕:《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多边性协议之一,这一公约旨在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中国正式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1)说明昆明作为COP15大会举办地的原因。
(2)简述我国设立的国家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2021-11-29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地球上所有开花植物中,约八成需要动物传粉。昆虫、鸟类、哺乳动物中的许多类群都能够为植物传粉做出贡献。全球约75%的农作物依赖于昆虫传粉,粮食产量的35%得益于昆虫。从餐桌上的瓜果到杯中的可乐、厨房的食用油,都来自依赖昆虫传粉的虫媒植物。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陆续发现,许多重要的传粉昆虫类群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分析传粉昆虫类群数量锐减的地理原因及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1-11-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150多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山西长治·阶段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鹳是一种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山西省灵丘县自然保护区生活的黑鹳,原本是典型的候鸟,在北方地区繁殖,长江以南越冬。但自2008年起,一些“偷懒”的黑鹳逗留灵丘也能越冬。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鹳“偷懒”逗留灵丘的原因。
2021-11-01更新 | 132次组卷 | 6卷引用:卷06-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拔高卷(湖南新高考专用)
2022高三·湖南·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类动物,栖息于流速缓慢、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浅滩和沙洲附近,以小型鱼类为食。近年来,受长江航运、工程建设、水质污染、过度及非法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长江江豚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湖泊中。长江天鹅洲原为长江主河道,由于自然裁弯取直形成了天鹅洲故道(天鹅洲牛轭湖),仅在汛期与长江相通。20世纪90年代早期,天鹅洲故道开始引进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经过30年的迁地保护,该种群从最初引进的5头江豚,发展到目前约80头,是小型濒危鲸类自然迁地保护的首个成功范例。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图,下表示意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沉积年代沉积物深度沉积物颗粒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0~26cm0.63cm/a
阶段三(1959~1971年)26~52cm极细2.17cm/a
阶段二(1936~1958年)53~70cm自下而上,由粗到细0.77cm/a
阶段一(1916~1935年)71~85cm0.74cm/a

(1)简析选择天鹅洲故道作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2)随着江豚数量增多,说明天鹅洲故道自然保护区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1-10-02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 环境保护与人地协调发展-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湖南新高考专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