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数量极其稀少,目前仅分布在贵州务川县自治州,被评定为极危物种,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务川臭蛙分布在16℃-18℃恒温且水流缓慢的喀斯特溶洞内,食物单一;务川臭蛙常年生长在水质良好、暗黑无光的洞穴内,这些洞穴是周围村民的水源地,洞穴口内安装有引水管或石砌的引水围堰。当地人把山里产的大型蛙类统称为”石磅”,有捕捉食用的习惯。


分析务川臭蛙数量稀少的原因。
2023-04-19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济源、洛阳、平顶山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2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邻库姆塔格大沙漠,甘肃敦煌西湖的西北部基本与罗布泊相连通,是干旱荒漠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蓄水库。2020年3月,科研人员进行春季调研时,在保护区艾山子一带发现了一个约3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根据出现位置,西湖保护局将这个湖泊命名为艾山湖。过去艾山湖是一片低洼的大沙地。如图是艾山湖湖岸地区景观。



简述沙漠出现淡水湖对周边生态的积极影响并说明如何对保护区进行开发和保护。
2022-03-02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检测原创卷(六)
3 . 读下面这幅漫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幅漫画的题目可以是“平衡”
B.这幅漫画说明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大量猎杀,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不协调
C.这幅漫画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种类主要是哺乳动物和鸟类
D.狩猎(偷猎)是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灭绝的重要原因

4 . 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作为候鸟的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读下图“红嘴鸥我国境内迁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红嘴鸥迁徙停留地位于(     
A.四川省和山西省B.四川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C.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D.四川省和陕西省
2.下列关于红嘴鸥的迁徙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迁徙路线大致沿着我国地势特征从高向低B.三条线路途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三条线路途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D.西线走曲线主要是为绕开干旱的沙漠地带
3.越来越多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的原因,不包括(     
A.冬季相对温暖,寒潮少
B.广袤的湖泊湿地,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
C.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
D.近些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增加,给红嘴鸥提供栖息场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生长季(6~9月)降水量可达958mm,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风力强劲
C.积雪减少D.土地广布
2.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6 .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


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违背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设置秦岭自然保护区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阶段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
2019-06-24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减少农药的使用
B.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C.利用无性繁殖技术,保护濒危动植物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8 . 下图为钱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示意图。核心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措施合理的是(     
A.对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视情况开展迁地保护
B.开展生态农业、传统文化展示等利用活动
C.杜绝对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干扰活动
D.建设不与环境相冲突的文化遗产体验设施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2000多种蚯蚓。自2015年起,南方有人用电机捕捉蚯蚓用作药材和特种生物的养殖,至今电捕蚯蚓已发展成了一个产业。据统计,全国年电捕蚯蚓已达上万吨。


说明电捕蚯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1-05-26更新 | 25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2021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野猪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动物,体型大且性情凶猛,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野猪数量不足10万头。2000年,野猪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近年来,贵州、四川、安徽等省的少部分县市,出现野猪毁坏农作物、在城市穿行等现象。


简述应如何减轻野猪“泛滥”对普通民众的危害。
2022-04-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