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近年来,由于伏尔加河流域开发,里海的俄罗斯鲟数量急剧减少。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可通航,平均深度8米。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分析近年来里海中俄罗斯鲟数量急剧减少的具体原因。
(3)简述伏尔加河上水库修建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3-10-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适生于酸性土壤,根系发达、需水多。因其良好的生态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我国四川、广西、福建等省区,桉树对当地原生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使得当地生态遭受极大的破坏。完成下面小题。

1.福建省引进桉树的目的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B.防治水土流失C.调节气候D.净化空气
2.福建省山区引种桉树后面临的生态压力主要是(     
A.土地石漠化加剧B.粮食种植面积减少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壤肥力下降

3 . 日本远洋捕鲸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峰,7支捕鲸船队每年捕杀2万头鲸。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日本远洋捕鲸业开始走下坡路。1987年这一禁令出现松动,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活动。尽管遭到广泛反对,日本每年仍以科学研究为名大量捕杀鲸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是因为鲸鱼(     
A.市场供过于求B.携带致命的病毒C.生态效益较高D.面临灭绝的危险
2.日本大量捕杀鲸类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与持续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
2023-07-2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黑龙江、吉林两省老爷岭南部,是中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也是北半球温带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虎豹的捕食量大,对生存空间的需求较大,需划定面积完整、适宜的森林栖息地以满足东北虎豹捕食、繁衍和迁徙等活动的需求。下图示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空间分布格局。



分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东北虎豹种群高密度区的分布特点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等10个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观赏旅游B.保护生态C.开发耕地D.发展科技
2.保护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最关键的是(     
A.保护食草动物不被捕食B.禁止高强度的捕猎
C.保护其原生的栖息环境D.将其迁至野生动物园

6 . 下图示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读1976年、1987年和2000年我国某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B.修建108国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C.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和秦岭隧道通车D.发生了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2.据图可知,图示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湖北省B.广东省C.陕西省D.辽宁省
3.关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76年栖息地基本连成一片
B.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C.随着国道的建成使大熊猫栖息地扩展
D.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7 . [环境保护]

世界知名生态活动家冈特·鲍利先生与北京某中学同学们分享了题为《无眼≠无助》故事。蚯蚓没有鼻子和肺,看起来很无助,但它们有能力断后重生,改善土壤,可持续产生相当于一头牛体重的总生物量。每对兔子一年可以生144只小兔子,相当于提供300公斤的肉。但是,养牛带来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果用养兔子和蚯蚓替代养牛业的商业模式,将形成这样的食物链:兔子的粪便喂养蚯蚓,蚯蚓喂鱼,用含有丰富天然肥料的鱼塘水灌溉农田。这是一个基于自然的最佳解决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消除饥饿和环境问题方式。


请列举一个基于自然的模式,简单阐述原理
2022-12-20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2017年6月21日,在海拔4600多米的扎日南木错西北角、距离县城30千米处新发现了大量候鸟繁殖栖息,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下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可能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是(     
A.①B.②C.③D.④
2.这些候鸟来源地最可能的是(     
A.南亚和东南亚B.西伯利亚C.西欧D.中国东北
9 . (环境保护)

20世纪80年代,热带、亚热带有害植物薇甘菊入侵广东省林区,并逐渐蔓延。薇甘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喜光好湿,生长旺盛,繁殖能力极强。薇甘菊种子体积小且数量大,茎节可随处生根无性繁殖,具有落地生根、遇土即长的特性,其一个小节每年大约累计生长1000米,具有缠绕和覆盖其他植被的习性,素有“植物杀手”之称。


分析广东省林区薇甘菊入侵天然林的原因及危害。

10 .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1988年国家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违规采矿、乱建水电站,周边企业偷排严重,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


指出该区域的违规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022-08-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高考考前仿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