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导致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分属于69个自然保护地的1340只大熊猫连成一片;通过恢复栖息地植被、建设大熊猫廊道等措施,为大熊猫相互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的原因是(     
A.地震频繁B.森林破坏C.气候异常D.近亲繁殖
2.与碎片化的栖息地相比,整体国家公园可以使大熊猫(     
A.种群数量增加B.监控难度降低C.生活习性改变D.获得专属空间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图a),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000多种多肉植物(图b),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


   
(1)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说明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3-08-1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十五)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3 . 读“哺乳动物、鸟类受威胁因素图”,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均占30%左右
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40%左右
C.鸟类受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比重达60%
D.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小于80%
2023-07-28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日本远洋捕鲸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峰,7支捕鲸船队每年捕杀2万头鲸。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日本远洋捕鲸业开始走下坡路。1987年这一禁令出现松动,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活动。尽管遭到广泛反对,日本每年仍以科学研究为名大量捕杀鲸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是因为鲸鱼(     
A.市场供过于求B.携带致命的病毒C.生态效益较高D.面临灭绝的危险
2.日本大量捕杀鲸类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与持续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
2023-07-2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下·河北张家口·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5 .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土面积仅占全国4.1%,但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目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威胁。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有(     
①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时有发生
②地处边境,外来生物入侵几率高
③全球气候冷暖无常,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④大规模砍伐森林、排干湿地、污染湖泊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开辟与扩大旅游景区
C.大规模迁移居民D.人工繁衍濒危动植物
2023-07-1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环境与发展(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熊猫喜食竹类。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建成通车后,人们拆除了原翻越秦岭主脊路段的机械围栏和铁丝网,并营造箭竹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简析拆除机械围栏和铁丝网、营造箭竹林的必要性。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2023-07-13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渡渡鸟体形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非洲毛里求斯。16世纪,毛里求斯先后被葡萄牙、荷兰霸占。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鸟当作一种游戏,直到1681年殖民者捕猎了最后一只渡渡鸟。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当地特有珍贵树木—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殖民者疯狂捕猎渡渡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     
A.崇拜态度B.敬畏态度C.征服态度D.适应态度
2.渡渡鸟的灭绝会直接导致当地(     
A.土地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盐碱化D.食物链面临崩溃
2023-07-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千层树原产于澳大利亚,属乔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吸水能力特别强,要求阳光充足;树皮为白色,美观并具有芳香气味;每年多次开花,叶和枝可提取芳香油供药用或做防腐剂,但树皮易引发火灾。20世纪初,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基乔比湖的沼泽荒地成功引种该树,荒地很快便换上郁郁葱葱的绿装,十余年后为木材工业提供原料。但多年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老鼠横行,树皮散发的一种化学气味会引起人咳嗽、哮喘;鸟类也很厌烦此气味,水生生物减少,还威胁到居民用水供应和地下水位。下图为佛罗里达州位置和白千层树图。


   
(1)结合材料,说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沼泽荒地引种白千层树的原因。
(2)简述白千层树快速蔓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结合白千层树的特点,分析我国广东省把该树种植在道路旁作为行道树的原因。

9 . 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下图为2021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海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主题主要针对的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B.能源短缺C.生物多样性受损D.全球气候变迁
2.作为中小学生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应该(     
A.制定政策法规B.进行科技研发C.树立环保意识D.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3-07-1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环境与发展(知识梳理)-【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江苏专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终身生活在有鹅卵石的清澈水中,迁徙能力弱,栖息于洞穴中,不易被人发现。大鲵具有很高的科研及食用、药用价值。自20世纪50年代起,大鲵种群数量下降极为严重,2004年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经过多年的人工繁殖进行异地保护,原始种群却持续萎缩,增殖效果不明显,2021年仍将其保留为极度濒危物种等级。如图示意我国大鲵主要栖息地分布范围。



(1)与历史分布范围比较,指出近十年我国大鲵主要栖息地分布范围的变化。
(2)分析2021年仍将大鲵保留为极度濒危物种等级的原因。
(3)为保护原始大鲵种群提出合理措施。
2023-07-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