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索科特拉岛,印度洋西部一群岛,属也门索科特拉省。其位置在阿拉伯半岛以南约350公里,非洲之角以东,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索科特拉岛37%的植物(共825种)、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都是岛上独有的。由于其稀有生物品种多,2008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下图为“索科特拉岛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索科特拉岛地貌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内陆为海拔约200-600米的哈吉尔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几乎横跨全岛,中央主峰海拔1372米。沿岸无良港,西南季风时期船只难以靠岸。


(1)试分析该岛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该岛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3)试分析岛上开展航空运输的原因。

2 . 亚洲象最适宜生存在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带。澜沧江支流罗梭江流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亚洲象大约5~6年繁殖一次,孕期长达18~22个月,每胎只产一仔。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给亚洲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长期采食农作物,亚洲象开始逐渐把玉米当作自己的食物。下图为罗梭江流域某一村庄附近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科考组曾经在此布设红外相机监测野象,图中ABCD四个监测点哪一个监测点观测到亚洲象的概率最大
A.AB.B
C.CD.D
2.下列选项中,不是该区域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A.河流使栖息地碎片化,造成种群隔离
B.繁殖率低,孕期长,每胎只产一仔
C.毁林开荒、水电站建设造成栖息地面积减小
D.盗猎直接使得亚洲象数量减少
3.下列玉米地经常遭到亚洲象破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森林减小,食物来源减少,且农田扩张距离野象栖息地更近
B.玉米营养价值高,且分布集中连片,减少觅食的能量消耗
C.玉米一年一熟,成熟时间集中,供应量大
D.因为持续不断的学习记忆,亚洲象把玉米当作自己的食物
2019-08-1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随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我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
(4)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
2018-03-06更新 | 1180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近年来,由于海洋温度上升等原因,珊瑚大规模白化、生病和死亡,调查表明珊瑚是种群数量下降最快的物种群。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公众号山城学术圈认为,该地区的珊瑚礁在1985年至2012年间减少了50%。下图是大堡礁珊瑚白化(珊瑚体内的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前后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洋温度上升关联度最大的是(     
A.平流层臭氧浓度B.高层大气中CO2浓度
C.大气逆辐射强度D.海洋短波辐射强度
2.为保护珊瑚等免遭材料中问题的破坏,我们应该(     
A.人工增设暗礁,为珊瑚提供栖息场所B.建立珊瑚自然保护区,减少环境恶化
C.人工培育珊瑚,进行珊瑚的野外放生D.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2023-02-10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只成年象一天要吃掉30到60千克的食物,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与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寿命较长,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近几十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形成“人象混居”的现象。下图示意近年来云南省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2021-09-19更新 | 476次组卷 | 5卷引用: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22高二下·山东·期中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曾是一处草丰林茂、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由于清末大规模开围放垦和战争、山火等原因,至建国初期已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1962年塞罕坝林场设立,经过三代造林人的努力,塞罕坝现有林地106万亩,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生维管植物600多种,野生动物100多种,珍稀濒危动物有黑鹤、金雕等。2007年5月,塞罕坝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1)分析塞罕坝演变成沙地的原因。
(2)指出塞罕坝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具体影响。
(3)列举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2022-05-13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环境与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20-21高二上·广西贵港·期末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工染料出现之前,英国军服所用的染料是采自巴西以仙人掌为食的胭脂虫。为了获得更多的染料、英国从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引种仙人掌及胭脂虫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培养(如图)。仙人掌忌水涝,耐干旱,由于气候原因,仙人掌在新南威尔士州引种失败,但胭脂虫产业发展残留的仙人掌种子被动物带到了昆士兰州。多年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西部的仙人掌泛滥成灾。



(1)分析澳大利亚引种仙人掌到新南威尔士州培养失败的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更有利于引自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的仙人掌生长的理由。
(3)简述昆士兰州仙人掌过度繁殖的危害。
2021-02-10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湘教版第二册)

8 .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封湖育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
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
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9更新 | 1799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章节训练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
2021·山西太原·二模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热带雨林中的开阔地。目前,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是我国亚洲象分布的主要区域。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国际市场橡胶原料价格上涨,西双版纳开始大面积开垦雨林,种植橡胶。连片的雨林被破坏后,亚洲象常常出现在村庄或农田附近的森林中,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人象冲突逐渐升级。下图示意1975年和2014年我国云南亚洲象分布范围,下表为亚洲象分布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橡胶体茶园
1975年2024930
2014年33898539

(1)描述1975年以来我国亚洲象栖息地的变化。
(2)分析导致西双版纳地区亚洲象栖息地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出西双版纳地区人象冲突逐渐升级的主要表现。
(4)说明缓解西双版纳地区人象冲突的主要途径。
2021-05-03更新 | 484次组卷 | 6卷引用:作业15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021年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中图版2019)

10 . 日本远洋捕鲸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峰,7支捕鲸船队每年捕杀2万头鲸。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日本远洋捕鲸业开始走下坡路。1987年这一禁令出现松动,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活动。尽管遭到广泛反对,日本每年仍以科学研究为名大量捕杀鲸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全面暂停商业捕鲸决定”是因为鲸鱼(     
A.市场供过于求B.携带致命的病毒C.生态效益较高D.面临灭绝的危险
2.日本大量捕杀鲸类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与持续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
2023-07-2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