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威胁该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石漠化区土壤侵蚀、漏失不仅会加剧石漠化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漏失的土壤还会堵塞落水洞、裂隙、管道等,造成洼地内涝灾害频发。

简述我国西南石漠化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表现。
2024-04-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些动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质历史时期,但在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气候变化)后几乎绝迹,只有极少数退缩到有限适宜空间幸存下来,这些物种被称为子遗生物。我国的秦岭、高黎贡山因保存较多的子遗生物而成为著名的生物避难所,其中高黎贡山保存了更多子遗生物。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如图),呈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5128米,是一座低纬度、高海拔、窄长型的巨大山脉。山体跨越5个纬度,绵延约600千米。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高黎贡山成为第四纪冰期生物避难所,至今这里仍保存着众多濒危的物种,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与秦岭相比,分析高黎贡山保存了更多子遗生物的原因。
(3)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高黎贡山生态也极其脆弱。请列举这种说法的依据。
2023-10-05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按照国际法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在开放的公海捕鱼。即使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容易接近的海洋——北冰洋,目前也有人推测它将会迎来捕捞大潮。下图为正在不断减少的北冰洋海冰景观图。

   

分析北冰洋可能迎来捕捞大潮的原因,并推测该行为给北冰洋地理环境带来的危害。

4 .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导致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分属于69个自然保护地的1340只大熊猫连成一片;通过恢复栖息地植被、建设大熊猫廊道等措施,为大熊猫相互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的原因是(     
A.地震频繁B.森林破坏C.气候异常D.近亲繁殖
2.与碎片化的栖息地相比,整体国家公园可以使大熊猫(     
A.种群数量增加B.监控难度降低C.生活习性改变D.获得专属空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陇南市地处西秦岭,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是我国三大自然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的茂密竹林区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长期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虚线可能是指(     
A.等高线B.行政界线C.交通线D.流域界线
2.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皮毛厚,体态肥﹣﹣气候温暖,生长迅速
B.皮毛黑白相间﹣﹣竹林里识别同类
C.视力差,听觉好﹣﹣竹林茂密,视线受阻
D.四肢发达有力﹣﹣山野中奔跑猎食
3.为了大熊猫能够自由串门相亲恢复基因交流,国家公园管理局应该(     
A.建设空中或地下廊道B.建设人工育种基地
C.整体搬迁区内的城镇D.建立科普宣教基地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多样性的主体为指定区域内的全体植物、动物和由其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等。澳大利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大陆的特殊进化过程,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特有性极高。但自18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累计引进130多种外来物种,很多已经成为危害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有害入侵物种。其中兔子于1859年引进,1881年已基本蔓延至整个新南威尔士州,1883年该州颁布澳大利亚第一部针对该农业害兽的《兔子滋扰法》。近200年来,澳大利亚有百余种动植物灭绝,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第二严重的国家。


(1)简述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兔子成为澳大利亚农牧业害兽的主要原因。
(3)推测澳大利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困难。
2023-08-0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工染料出现之前,英国军服所用的染料是采自巴西以仙人掌为食的胭脂虫。为了获得更多的染料,英国从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引种仙人掌及胭脂虫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培养(如下图)。仙人掌忌水涝,耐干旱,由于气候原因,仙人掌在新南威尔士州引种失败,但胭脂虫产业发展残留的仙人掌种子被动物带到了昆士兰州。多年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西部的仙人掌泛滥成灾。



(1)分析澳大利亚引种仙人掌到新南威尔士州培养失败的原因。
(2)简述昆士兰州仙人掌过度繁殖的危害。
2023-08-07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曾被认为具有天然的生态屏障,生物入侵难以发生,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导致鱼类入侵的发生。雅鲁藏布江流域成为西藏外来鱼类入侵的重灾区,外来鱼类广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外来鱼类入侵导致西藏本土鱼类资源衰退。


指出青藏高原曾被认为是天然生态屏障的自然原因,并说明鱼类入侵导致西藏本土鱼类衰退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整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总面积200km2,陆域面积11.3km2,距大陆最近的苍南县炎亭镇20海里,由大小52个岛屿(面积在500m2以上)组成,岛上人口较少,以渔业为主。南麂列岛以海蚀地貌为主,岸线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礁石密布,沙滩多样,是江浙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交汇和交替消长的区域。南麂列岛是我国于1990年9月首批建立的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于1998年12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4年又成为东亚海计划中国第四期项目中唯一的保护区示范区。南麂列岛,被认为是中国东海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位置及功能区分布。


   
简述南麂列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023-08-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王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从一开始就选择小众的生态旅游方式对外开放,其所在的岷山是野生大熊猫分布数量最多的区域,占已知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43%。保护区内只有不到一半的区域适宜大熊猫活动,基本上分布在低海拔的针阔叶混交林内。研究发现,超过70%的我国森林特有的哺乳类、70%的特有鸟类和31%的特有两栖类,都与大熊猫生活在同一片山水中。下图示意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排名前五的人类干扰类型。


   
简析放牧对大熊猫生存的不利影响及王朗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