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头叶猴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稀有猴类,由于当地居民对森林的长期砍伐,白头叶猴的栖息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加之用“白猴”泡酒可延年益寿的迷信传统,制作名贵猴唇膏的利益驱使,白头叶猴数量骤减,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材料二:许多学者都尝试过人为饲养和人工建设栖息环境等方法保护白头叶猴,但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后来专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当地贫乏的水土资源导致人与猴争夺土地,落后的区域经济及教育,让当地人无法认识到白头叶猴的珍贵,甚至因为迷信去残害珍稀生物。


(1)阐述白头叶猴数量减少的原因。
(2)简析当地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对当地水土条件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试列举保护白头叶猴的可行性措施。

2 . 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有效洞口密度大小与土壤全氮含量关系不大
B.有效洞口密度越大,土壤全氮含量越少
C.有效洞口密度越小,土壤全氮含量越多
D.随着有效洞口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2.该区域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带来的影响是(     
A.高原鼠兔的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高山草甸生长
B.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C.高原鼠兔数量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较小
D.高原鼠兔通过挖洞方式危害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3.防控该区域高原鼠兔的有效策略是(     
A.全部灭杀高原鼠兔B.大量繁殖高原鼠兔C.控制高原鼠兔数量D.任其自然繁殖发育
2021-09-28更新 | 802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舌尔是坐落在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约115个岛屿组成,最主要由马埃岛、普拉兰岛和拉迪戈岛等三大岛屿组成,马埃岛是其第一大岛;塞舌尔面积达451平方千米,与亚洲最近的国家相距3000千米,人口约9.6万人。塞舌尔的工农业并不发达,经济以旅游、渔业和少量手工业为主,全境半数地区为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世界上千种独一无二的动植物,环境优美,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塞舌尔人环保意识很强,砍树需审批,海洋公园禁止捕鱼,也常会规劝游客不要检贝壳以保护完整生物链。图1为塞舌尔位置图及马埃岛示意图,图2为维多利亚气候资料图。



(1)结合材料信息,简述塞舌尔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塞舌尔岛上能保留大量丰富且稀有动植物的条件。
(3)简述塞舌尔工农业不发达的因素。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只成年象一天要吃掉30到60千克的食物,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与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寿命较长,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近几十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形成“人象混居”的现象。下图示意近年来云南省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2021-09-19更新 | 476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涅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河湖长制的意义在于(     
①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河(湖)库、渠管理②联防联控,协调发展
③扩大河湖长的管辖范围④维护流域河道采砂秩序⑤促进农业生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①⑤
2.长江十年禁渔会使(     
A."电毒炸"等非法作业方式消失B.鱼价上涨
C.天然渔业资源增多D.航运条件改善
2021-04-09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国务院最近审议并通过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该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处于贵州省铜仁市,于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2018年7月2日,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1)简述梵净山物种丰富的原因。
(2)简要评价梵净山旅游开发的条件。

9 . 大鲵是一种两栖生物,主要活动在清澈、低温的山间溪流、湖泊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与多数冬眠动物一样,大鲵在9-10月活动减少,进入冬眠。湖南为我国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地处武陵山脉东段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其习性推测,下列各省区中不属于大鲵主要分布区的是(     
A.云南B.贵州C.四川D.江西
2.张家界成为大鲵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优势有(     
A.研究院所众多,保护水平高B.旅游开发促进大鲵保护
C.水质清凉,生存环境好D.水流较缓,利于幼苗野放
3.大鲵冬眠结束后,来年开始活动的时间大概是(     
A.2月下旬B.3月上旬C.3月下旬D.4月上旬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裂叶豚草原产于北美,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监测发现,2018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富顺县和宜宾市南溪区大部分农田遭该物种入侵。三裂叶豚草在春季出苗早、生长迅速,能够在光能竞争中占据优势,且植株能产生多种化感物质抑制作物生长,在入侵地常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在田间与作物竞争水分、光照、矿质营养及生存空间,严重时能导致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在开花季节,三裂叶豚草会散布大量花粉,花粉中有引起人体过敏的成分,会诱发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疾病,严重的可能导致肺气肿、肺心病甚至死亡。


说明四川省部分地区三裂叶豚草入侵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019-04-28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