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特有的一种鱼,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6~7年成熟并开始繁殖,一年产卵一次,为世界濒危物种。用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制作的鱼胶被称为黄花胶,是花胶中的高级品类,售价高昂。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幼鱼在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生活,成鱼则会在水位较深的加利福尼亚湾栖息。每年春季,成鱼会聚集在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这里的咸淡水交汇区域是它们的唯一产卵场所。20世纪初,美国分流科罗拉多河造成入海淡水大幅减少。


   
(1)描述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的时空分布特征。
(2)说明美国分流科罗拉多河对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生存环境的影响。
(3)分析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成为世界濒危物种的原因。
(4)简述墨西哥政府为保护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3-06-18更新 | 66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境廊道是为了完善生物生境完整性、促进基因交流、避免生物小种群灭绝的有效手段。大相岭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区域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荣经县境内(下图),108国道从北向南穿过。由于国道两侧的植被破坏和强烈的人类干扰,该区成为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小、数量最少的山系,仅有大熊猫数量14只。泥巴山是大相岭大熊猫核心种群与邛崃山大熊猫种群的关键连接区域,因此在该区域进行廊道建设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说出大相岭大熊猫适生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当地民众对大熊猫生境干扰的主要途径。
(3)概括生态廊道建设的主要功能。
(4)依据材料信息,为大熊猫生境廊道设计提出建议。
2022-07-06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地理试题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城市中栖息着很多野生动物,从城市中心到城市郊区乃至城市与荒野交界的边缘,都有野生动物努力适应着破碎的生境。专家研究发现,部分野生物种在城市的数量快速增加,分布范围也在扩大。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为例,2015年,上海在40余个小区发现了貉的身影,到2020年,上海有貉的小区数量达到150余个。


在城市中野生动物增加的情况下,说明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途径。

4 . 自20世纪80年代起,浮游生物地理学研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研究表明浮游生物的分布受温度、光照、洋流和营养盐等因素影响。下图为海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九带式分布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EQ:赤道条带;CN:中心区条带;SA:亚极区条带;TR:过渡区条带;A:极区条带;EQ(ETP):赤道区的热带东太平洋亚区

1.下列关于浮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空间的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B.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海洋浮游生物分布区变化
C.营养盐丰富的近海水域,浮游生物的数量较大
D.同一海域垂直方向上的浮游生物不会有较大变化
2.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九带式格局基本与大洋闭合环流的格局吻合,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赤道条带的闭合环流为南北赤道流和赤道逆流
B.南北两个中心区条带的闭合环流是受季风影响
C.北半球亚极区条带的闭合环流是中低纬度环流
D.南半球极区条带的环流完全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2021-11-29更新 | 50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喜温暖,对水质要求高,可判别水质是否受到污染,被称为“环保菜”,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和海南部分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和沟渠中。海菜花可作蔬菜食用,也是草鱼的饵料。近年来,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


分析海菜花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人为原因。
6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一。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渔业资源显著减少。2019年,我国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等重点水域逐步实行合理期限内禁捕的禁渔期制度,到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现常年禁捕。


指出长江禁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5-27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亚洲鲤鱼长可达1.2米、重45公斤,能跃过2.4米障碍物,适应性较强,每天能摄入相当于其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20世纪70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由于洪水的原因,亚洲鲤鱼最后跑到了密西西比河中,密西西比河水质好,水草等食物丰盛,结果亚洲鲤鱼大规模繁殖。作为外来物种,亚洲鲤鱼在当地没有天敌,而美国人又普遍不吃这类鱼刺很多的淡水鱼,导致亚洲鲤鱼很快就把当地本土鱼类淘汰出局。


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的原因,并为当地抑制亚洲鲤鱼泛滥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4-25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牡蛎又称为生蚝,以海水中的海藻、有机质、碎屑等为食。牡蛎的贝壳在生长过程中,需利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元素,形成碳酸钙成壳,且牡蛎会层层叠叠不断附着在牡蛎壳上生长,形成类似岛礁的牡蛎礁(下图),牡蛎礁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纽约曾被称为“牡蛎之都”,过度捕捞和相关污染导致沿岸牡蛎礁被毁。过去,处理食用后的牡蛎壳对餐厅而言是一件麻烦的事。2014年纽约启动了“十亿牡蛎”项目,把经过自然作用清洁后的牡蛎壳,投放到沿岸水域,作为牡蛎礁恢复的底物,促使人工养殖牡蛎的加速繁殖,计划于2035年前培育10亿只牡蛎。



说出纽约启动“十亿牡蛎”项目的生态环境意义。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食物丰富、水源充沛、隐蔽性好的热带丛林是野象极佳的生存环境,成年野象每天能吃掉植物150公斤以上。野象智商较高,记忆力很强,随着生存环境变化,野象逐渐养成了采食农作物的习惯,并准确地掌握了农作物生长规律,快到成熟时就来采食。野象在我国的分布区(云南南部)恰好是我国橡胶、香蕉、甘蔗、草果、砂仁等热带作物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人象冲突”不断加剧,1988年到2016年的28年间,68人被大象踩死,320人因大象受伤,农业损失超过300亿元。



分析近年来“人象冲突”加剧的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历史上,中国野生东北虎曾经遍布东北,长白山上的每座山峰都有东北虎雄踞。20世纪80年代,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分布区已经四分五裂,形成几个“孤岛”,这意味着东北虎将难寻配偶、延续种族。至20世纪90年代末,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仅12~16只。其中,吉林为7~9只,黑龙江为5~7只。东北虎活动范围很大,一只雌东北虎需要400~500平方千米的森林面积才能正常生活和产仔,20只雌东北虎才能组成一个可长期健康繁殖的种群,这个族群需要近1万平方千米的连续森林。

分析野生东北虎大量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保护野生东北虎应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