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读下面这幅漫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幅漫画的题目可以是“平衡”
B.这幅漫画说明了人们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大量猎杀,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不协调
C.这幅漫画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种类主要是哺乳动物和鸟类
D.狩猎(偷猎)是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灭绝的重要原因

2 .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其分布上限即为长白山林线,小叶章是岳桦林下伴生的草本植物。近年来,长白山西坡林线相对稳定,但林线之上却出现了与周围环境差异明显的小叶章斑块(即小叶章密集生长的区域),随海拔升高小叶章斑块的数量逐渐增多,但面积却在减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小叶章斑块主要出现在长白山的(     
A.苔原带B.荒漠带C.冰雪带D.针叶林带
2.高海拔处小叶章的斑块数量增多,说明小叶章在这里(     
A.生长茂盛B.生长缓慢C.处于退缩期D.处于扩张初期
3.从长远来看,小叶章的扩张可能使长白山西坡林线之上自然带(     
A.植被的覆盖率降低B.生态系统趋干脆弱
C.植物种类逐渐增多D.生态结构趋于稳定
2023-02-02更新 | 60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位于上海崇明岛东段,是受较大强度潮汐影响的湿地,主要植被类型有芦苇、互花米草等,后者是外来入侵物种。在相同日照条件下,芦苇光合作用强度小于互花米草。观察发现,崇明东滩芦苇分布区与互花米草分布区相对独立。夏季,芦苇的覆盖率明显大于互花米草。下图是东滩湿地芦苇(左)和互花米草(右)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功入侵崇明东滩,最能说明互花米草(     
①根茎发达②耐旱③多年生④耐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夏季,与芦苇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土壤性质偏(     
A.湿、低含盐量B.湿、高含盐量C.干、低含盐量D.干、高含盐量
3.建立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B.提供生产生活资料
C.应对城市雨涝灾害D.保护原生态多样性

4 . 俄罗斯鲟鱼属于洄游性鱼类,适宜在温度为18~25℃的半咸水中生活,每年春秋两季鲟鱼从里海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但不同季节洄游距离差异较大。图为里海部分水域及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鲟鱼在伏尔加河洄游距离较短的季节及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水质较好B.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注入
C.秋季水温较高D.秋季河水营养物质最丰富
2.近年来,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A.伏尔加河上游修建水利枢纽B.河流中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C.伏尔加河流域生产排放污水D.里海水位下降,盐度显著升高
2023-01-02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长江沿岸的排污量增大,水质恶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B.三峡等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影响了生物的洄游
C.流域内的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使长江水量减少,净化能力下降
2.在2018年11月30日举行的“2018长江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认为,“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长江病了”的根源在于(     
A.城市人口快速增长B.自然灾害多样频发
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6 . 下图中甲河是哥伦比亚的第一长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海拔5800米,北缓南陡,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哥伦比亚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分布集中度高,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下图为哥伦比亚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哥伦布峰北坡大于南坡的地理数据是(     
A.雪线的海拔B.荒漠带的垂直范围C.有林带的面积D.喜光树种的比重
2.哥伦比亚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冲突较显著的地区是(     
A.东部平原区B.安第斯山区C.太平洋沿岸地区D.加勒比海沿岸地区

7 . 格达半岛(左图)地表冻土广布,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俄罗斯在这里设立了自然保护区。随着气候的变化,近年来该地区地表陆续冒出了数千个“地下气囊”。有些“地下气囊”爆炸后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了巨大的甲烷坑洞(右图)。甲烷是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下分解而成,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加活跃的温室气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下气囊”的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较低,有机质积累多B.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
C.气候变暖,永久冻土解冻D.地热能释放甲烷气体
2.下列关于“地下气囊”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为驯鹿提供避寒地B.气温升高,利于驯鹿生存
C.加剧气候变暖D.苔原带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3.动物保护专家反对建设天然气工厂收集土层中的甲烷,原因可能是(     
A.建设工厂会破坏自然保护区B.收集甲烷危险性较高
C.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成本高D.不易收集,成本较高

8 .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1000米以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小题。

自然带
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
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
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
1.自然带V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2.与I相比,自然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B.年降水量多
C.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D.气温较高
2022-02-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1854年3月,英国动物地理学者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他在研究中发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为纪念他,科学界将该线称为“华莱士线”(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两侧岛屿( )
A.曾分离甚远B.地形特征差异大
C.被海洋包围D.分属南北半球
2.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生物标本时,可能会经常遇到( )
A.火山喷发B.台风袭击
C.丛林山火D.雷电暴雨
3.马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气候优越
C.纬度较低D.人类较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