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据报道,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C.动物病害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3-10-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3.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2 .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导致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分属于69个自然保护地的1340只大熊猫连成一片;通过恢复栖息地植被、建设大熊猫廊道等措施,为大熊猫相互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的原因是(     
A.地震频繁B.森林破坏C.气候异常D.近亲繁殖
2.与碎片化的栖息地相比,整体国家公园可以使大熊猫(     
A.种群数量增加B.监控难度降低C.生活习性改变D.获得专属空间

3 . 陇南市地处西秦岭,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是我国三大自然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的茂密竹林区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长期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虚线可能是指(     
A.等高线B.行政界线C.交通线D.流域界线
2.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皮毛厚,体态肥﹣﹣气候温暖,生长迅速
B.皮毛黑白相间﹣﹣竹林里识别同类
C.视力差,听觉好﹣﹣竹林茂密,视线受阻
D.四肢发达有力﹣﹣山野中奔跑猎食
3.为了大熊猫能够自由串门相亲恢复基因交流,国家公园管理局应该(     
A.建设空中或地下廊道B.建设人工育种基地
C.整体搬迁区内的城镇D.建立科普宣教基地

4 . 大鲵是一种两栖生物,主要活动在清澈、低温的山间溪流、湖泊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与多数冬眠动物一样,大鲵在9~10月活动减少,进入冬眠。湖南为我国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地处武陵山脉东段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其习性推测,下列各省区中不属于大鲵主要分布区的是(     
A.广东B.贵州C.四川D.江西
2.张家界成为大鲵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优势有(     
A.研究院所众多,保护水平高B.旅游开发促进大鲵保护
C.水质清凉,生存环境好D.水流较缓,利于幼苗野放
3.大鲵冬眠结束后,来年开始活动的时间大概是(     
A.2月下旬B.3月上旬C.3月下旬D.4月上旬
2023-08-08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下·河北张家口·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5 .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土面积仅占全国4.1%,但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目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威胁。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有(     
①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时有发生
②地处边境,外来生物入侵几率高
③全球气候冷暖无常,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④大规模砍伐森林、排干湿地、污染湖泊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开辟与扩大旅游景区
C.大规模迁移居民D.人工繁衍濒危动植物
2023-07-1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环境与发展(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2017年7月,我国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下图示意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     
A.冰川、湖泊众多B.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C.河流纵横交错D.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2.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比较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高B.环境自我更新能力强
C.环境恶劣,人类活动少D.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强
3.可可西里成为藏羚羊等珍稀保护动物优良栖息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受人类活动影响小②森林茂密,适宜动物生存③天敌少④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7-13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上地理期末卷(全国通用·选择性必修一)-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检测卷

7 . 朱鹮主要栖息于低山疏林地带,常在附近的稻田、河塘觅食,曾因环境恶化等原因一度濒临灭绝,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1年,在秦岭南麓的Y县深山中发现了当时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当地随即建立保护站进行就地保护。2002年,该地建立朱鹮自然保护区,并开始实施人工迁地保护和野生种群重建。2008年,位于浙江北部的D县依托当地的国家湿地公园,建立朱鹮繁育基地,并将驯养的朱鹮放归自然。如今,中国的朱鹞种群已恢复至7000余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野生朱鹮以就地保护为主,主要是由于Y县(     
A.居民环保意识较强B.朱鹮天敌数量较少
C.朱鹮食物供给较充足D.朱鹮生存环境较适宜
2.与D县朱鹮繁育基地相比,Y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应注意(     
A.增加冬季食物供给B.栽植高大乔木
C.严禁开展任何活动D.防范伏旱威胁
3.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野生朱鹮种群重建区域,需要考虑各地(     
①自然保护区类型与规模             ②基本农田面积
③历史时期朱鹮分布状况             ④物种繁育技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7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黑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见下图)兼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峡谷地貌,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保护对象是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目前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为500~600只,是世界上现存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终年高温多雨B.地形复杂,生境类型多样
C.距城市远,人类活动少D.地处内陆,天敌数量少
2.保护区的建立对区内的积极影响最重要的是(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B.促进经济发展C.弱化种间竞争D.提升环境质量
2023-06-16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高频选择题6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9 .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等10个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观赏旅游B.保护生态C.开发耕地D.发展科技
2.保护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最关键的是(     
A.保护食草动物不被捕食B.禁止高强度的捕猎
C.保护其原生的栖息环境D.将其迁至野生动物园

10 .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部分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公园名称位置
①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③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
④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1.首批国家公园中(     
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
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
2.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
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
2023-05-26更新 | 347次组卷 | 26卷引用:31讲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