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拉多保护区位于巴西中部(如下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独特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这里大片的草本植物通常高约60厘米,稀少的木本植物长有厚厚的树皮。在塞拉多,墙体厚实、布满孔隙结构的白蚁冢星罗棋布(如下图),每平方公里就有3200个之多。白蚁在洞穴外围收集草料,拖入洞穴食用,把草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蛋白质,为修筑蚁冢的白蚁提供能量。每年8~10月,当地频发大火,白蚁家在火灾中成为众多动物的幸存地。大火过后,这里的生物又迅速恢复生机,显示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


   
(1)分析塞拉多保护区大火频发于每年8-10月的原因。
(2)分析塞拉多保护区每年大火频发但依然物种丰富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为200km2,平均海拔60m,七星河为该保护区的主要河流,保护区内湿地沼泽星罗棋布,河漫滩上分布着大片天然芦苇沼泽和湿草甸。该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三江平原保持最完整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是当地珍稀水禽的主要停栖地和繁殖地,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主要体现的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2.推测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充足,人类干预少B.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C.天敌较少,生存空间大D.土壤肥沃,沼泽广布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头叶猴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稀有猴类,由于当地居民对森林的长期砍伐,白头叶猴的栖息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加之用“白猴”泡酒可延年益寿的迷信传统,制作名贵猴唇膏的利益驱使,白头叶猴数量骤减,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材料二:许多学者都尝试过人为饲养和人工建设栖息环境等方法保护白头叶猴,但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后来专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当地贫乏的水土资源导致人与猴争夺土地,落后的区域经济及教育,让当地人无法认识到白头叶猴的珍贵,甚至因为迷信去残害珍稀生物。


(1)阐述白头叶猴数量减少的原因。
(2)简析当地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对当地水土条件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试列举保护白头叶猴的可行性措施。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哈德孙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浅海湾。资料表明,海水盐度与冰点温度负相关。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下图示意哈德孙湾的位置。

材料二: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有浮冰的海域,海豹是其最主要的食物。哈德孙湾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不得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哈得孙湾的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1/4。



(1)与同纬度海域相比,分析哈德孙湾结冰时间更早的原因。
(2)分析哈德孙湾北极熊数量众多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哈得孙湾北极熊数量减少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格达半岛(左图)地表冻土广布,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俄罗斯在这里设立了自然保护区。随着气候的变化,近年来该地区地表陆续冒出了数千个“地下气囊”。有些“地下气囊”爆炸后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了巨大的甲烷坑洞(右图)。甲烷是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下分解而成,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加活跃的温室气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下气囊”的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较低,有机质积累多B.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
C.气候变暖,永久冻土解冻D.地热能释放甲烷气体
2.下列关于“地下气囊”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为驯鹿提供避寒地B.气温升高,利于驯鹿生存
C.加剧气候变暖D.苔原带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3.动物保护专家反对建设天然气工厂收集土层中的甲烷,原因可能是(     
A.建设工厂会破坏自然保护区B.收集甲烷危险性较高
C.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成本高D.不易收集,成本较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拉威西海位于太平洋西部,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岛间海。苏拉威西海曾是一片古老海洋盆地,早在4200万年前就已经形成,当时离任何一块大陆都非常远,其海岸多为悬崖峭壁,海底深而平坦。苏拉威西海位于著名的“珊瑚角"中心,是科学界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密集区。苏拉威西海沿岸水域及海洋等水域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被人们称为“快要消失的景点”。下图示意苏拉威西海地理位置。



(1)简述苏拉威西海海域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2)分析苏拉威西海及其海岸悬崖峭壁的形成过程。
(3)说明苏拉威西海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密集区的依据。
(4)简析苏拉威西海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022-02-09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双辽市第一中学、大安市第一中学、通榆县第一中学等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期间,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我国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悉尼正值红叶观赏时期D.日落之前象影朝向东北
2.关于此次亚洲象“离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亚洲象北迁B.保护区亚洲象繁殖速度较快
C.西双版纳植被茂密食物充足D.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象栖息地
2022-01-13更新 | 1076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能够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生长;茎直立,高达2.5米;一株植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大面积蔓延,造成其他物种的减少甚至灭亡。


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导致其它物种减少甚至灭亡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只成年象一天要吃掉30到60千克的食物,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与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寿命较长,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近几十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形成“人象混居”的现象。下图示意近年来云南省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2021-09-19更新 | 476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