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目前( )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2.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2 . [选修6:环境保护]

藏西重镇狮泉河镇为西藏阿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海拔在4300以上,年均气温0.2℃,年降水量不足200mm。1965年以前的狮泉河盆地曾有6万亩红柳林,随着狮泉河镇的发展,为解决取暖问题,红柳被大量砍伐,到20世纪80年代末所剩无几。红柳的砍伐给狮泉河镇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自1994年起,狮泉河镇从外地移栽红柳,并引种沙棘、青海杨、毛头柳等其他耐寒、耐贫瘠树种。如今的狮泉河处处见绿、片片成林。如图示意狮泉河的位置。



分析红柳遭大面积砍伐后给狮泉河镇带来的环境问题,并简述狮泉河镇植树造林需克服的困难。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一带的采用压砂技术生产的硒砂瓜在不施肥、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西瓜个头普遍很大,汁水多,糖度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为当地农户创造了可观的收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压砂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是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分公分厚的碎石砂砾以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农业生产技术。

材料二:2021年6月,宁夏中卫市政府举办了压砂地退耕生态修复的相关推进会,会上提出“坚决有序退出压砂地种植,依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绿色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当地种植的近70万亩硒砂瓜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宁夏积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从压砂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在不施肥、不使用农药情况下,香山硒砂瓜品质优异的原因。
(2)简析宁夏大规模持续压砂种植西瓜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尝试为宁夏中卫硒砂瓜地转型提出合理建议。
2021-11-29更新 | 1098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63 我国的农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1-22高三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某废弃矿山由于多年露天开山采石,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生态修复系统退化。地形整治和植被恢复工程可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下图为坡脚复绿及挡土墙示意图。




据材料分析该整治工程对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所起到的作用。
2021-10-24更新 | 386次组卷 | 8卷引用:17.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以莎车为中心,分布着该流域年代最早的古城,这里是新疆绿洲文明的发源地。叶尔羌河以喀群为界,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流出山谷出口后形成冲积扇,扇上多汊流发育。下图示意叶尔羌河流域部分河段分布。流域内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特别是在下游地区尤其适合于早熟长绒棉和瓜果的生产。



近年来,叶尔羌河下游流域人口不断增多,开发深度不断加强,说出该地区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
2021-10-1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6 . 【环境保护】

陕西榆林市神木县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交界的红碱淖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级上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和重要的淡水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水位下降,水域面积锐减,水质不断恶化,鱼类几乎绝迹,湖泊周边天然草地不断减少和退化。



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2021-10-0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海南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7 .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下图为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圈定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圈定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陆上水域面积大于海上水域面积
B.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大于平原地区面积
C.沿海滩涂面积占比较高
D.生态保护红线圈定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地区
2.苏南地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措施有(     
①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②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
③涉及的生态系统各部门采取分块式管理方式
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圈定区域的动态监管和监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20更新 | 43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章 素养拓展区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填字母)。甲-(     ),乙-(     ),丙-(     ),丁-(     )
A.酸雨危害          B.森林锐减       C.湿地减少     D.水体污染
(2)甲地区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资源。分析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经常发生旱灾的原因________
(3)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1-09-1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素养拓展区

9 . 下图为我国黔西南某地区景观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壤酸化B.雨水丰沛而集中
C.不合理的耕作方式D.岩石坚硬,不易破碎
2.为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在陡坡修建梯田,提高粮食产量
B.以盐碱地治理为核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C.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恢复
D.实行封山造林、退耕还林,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绿色发展效率是在绿色发展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价后的投入产出效率。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2013-2017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国家“七五”计划为东中西地区的划分依据,分别测度全国及3个区域文化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均值(如下表)。

年份全国均值东部均值中部均值西部均值
20130.6691.0290.5120.436
20140.6420.9940.5100.383
20150.6520.9640.5510.437
20160.7871.1190.6150.561
20170.7321.0970.5660.487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可就东部地区或西部地区,也可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9-03更新 | 35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